現行全國每人每日平均生活用水量,是以每年總生活用水量,除以全國供水人數計算,縣市則以該區有設戶籍人口為母數。
但也就是這樣,讓官方認為現行公式已經失準。經濟部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直指:「這個公式很久,已沒有辦法去反映一個人實際用多少水。」
他舉例,像是台北市全國用水量最多,可是白天有大量外來人口,下班後回去外縣市的家,但用水卻掛在台北市。再來,很多縣市都有居家看護的外籍移工,但因為我們生活用水公式只計算戶籍人口,沒有把計算他們,墊高了人均用水數字。還有某些民宿,用水仍被登記為家庭。
因此水利署去年已發包研究,結論認為現行以戶籍為基準並不妥當,有重修人均日生活用水量方式必要。新公式擬把外勞人口納入,並進行商業指數調整,做校正回歸,把像是家庭式民宿業排除生活用水外。如此經過校正後,人均用水可望下修。王藝峰說,生活用水量關乎水資源管理政策,必須越修越精準。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