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大溪區草嶺溪上月由桃園市水務局進行疏濬,雖用生態工法,但居民發現,大家從小觀察的「壺穴」地形被破壞。日前民代前往會勘,希望整治、疏濬時,能盡量保留原始景觀,也尊重地方民意。
草嶺溪上游在慈湖、頭寮一帶,流經順和橋約500公尺處,因為水量大、流速快,加上河床凹凸不平,長年旋渦產生大小壺穴,演變成水中生物如魚、蝦棲息之地。因當地美和里居民認為河床久未整理,向水務局反映,上月水務局開始整治工程。清除雜草後,也將原本在河床的石頭,以「複式斷面」堆砌,放置河道兩旁,避免水流沖刷護岸,全長約1.5公里。
但有民眾發現,水務局施工時,壺穴被石塊封住。前大溪鎮長林熺達說,發展低碳綠色旅遊,帶動社區產業的成功例子,日本、美加的案例也很多,衷心期待還沒完成河川史建構與生態調查紀錄前,不要再貿然將怪手開進河床。
桃園市議員陳治文日前和居民、水務局前往會勘,陳治文說,壺穴是難得且多年來累積的自然景觀,希望水務局以後能妥善溝通、了解後再施工,否則美意打折扣,大家也覺得很可惜。
水務局表示,已向水利署提報草嶺溪全流域整治計畫,未來將邀集居民討論,兼顧防洪、環境生態永續。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