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公司在「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會場邀民眾打卡按讚,並寫封信給生活在2025綠能城市的自己。圖/顏謙隆
台電公司在「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會場邀民眾打卡按讚,並寫封信給生活在2025綠能城市的自己。圖/顏謙隆

「2021 Energy Taiwan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12月8日至10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二館開展,今年台電公司首次參與,展示再生能源開發成果。台電表示,依據能源局公布的最新統計,今年1至10月全國再生能源發電量約143億度,其中,台電貢獻了37.2億度,全年估逾40億度占超過四分之一,是台灣最大的再生能源發電公司。

台電公司在「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會場特別展示由台電自行開發、營運的再生能源案場之創新特性。台電公司再生能源處處長蔡英聖說明,台電投入再生能源發電的目的跟民間角度不太一樣,台電的思維是以導入先進技術與新的商業模式經營,並以智慧運維策略,讓零散的再生能源發電特性能夠與儲能進行結合,達到電力穩定供電的目標,同時也能與再生能源民間業者合作,進一步帶動產業發展。

為何再生能源需要智慧?蔡英聖解釋,過去傳統發電是採集中式發電系統,但再生能源發電不一樣,如風力發電,每一支風機發電都一點點,也因為這個特性,智慧控制就變的很重要,再生能源需要通訊整合,藉由通訊整合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智慧控制,達到供電效能提升。蔡英聖以台電再生能源處為例,目前台電全台有70多處再生能源案場,只有40多位同仁運維,一改過去傳統發電由人工安排電力維護,現在靠數據,未來更要以人工智慧來安排規劃,以智慧化控制,因此,再生能源是智慧能源的基礎與推手。

台電指出,台電很早就發展再生能源,早年以日治時期水力發電設施為基礎進行修復及擴建,累積設置慣常式水力發電約180萬瓩,現在也正在推動鯉魚潭景山水庫等小水力發電計畫,擴大利用台灣豐沛水力資源。

太陽光電部分,台電全台也有40多個太陽光電案場,約有28.3萬瓩的設置。這些太陽光電案場除了在台電自有房舍屋頂設置外,在2019年完成首座10萬瓩級彰濱大型太陽光站。2020年更進一步完成15萬瓩台南鹽田太陽光電站,兩案場合計使用超過82萬片國產高效能太陽光電模組,另包括變流器、昇壓變壓器、各式電纜及併網設備等,台電皆與台灣本土業者共同開發,希望扶植台灣再生能源設備產業發展。

在風力發電,台電早在2001年在澎湖中屯完成首座示範陸域風電站,至今已完成陸域風力發電29.7萬瓩的設置,今年8月也完成併聯離岸風力一期計畫10.9萬瓩,正施工中的離岸二期計畫也達29.4萬瓩,預估2025年可以完成併聯供電。其次,台電也肩負我國是否有其它再生能源發展的可能,現也積極規劃地熱發電、波浪發電,盼未來也有機會加入我們再生能源行列。

蔡英聖提到台電推動再生能源的使命,他說,民間再生能源業者主要是以資本回收為主要目標,但對台電而言,投入再生能源案場開發,主要考量還是對未來是否具有價值,或是民間較難投入但值得現在做,就由台電來做。

在「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的展示會場,台電也特別在其設攤處舉辦AR拍照互動,讓現場民眾能體驗與再生能源零距離,同時,台電認為2025年是台灣能源轉型重要的一年,在會場也邀民眾打卡按讚並寫封信給生活在2025綠能城市的自己及對綠能的期待,未來台電會在2025年12月的時刻幫忙寄出這封信給每一個寫信的自己。(台電廣告)

#億度 #設置 #蔡英聖 #智慧 #台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