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變種病毒Omicron引發市場關注,驚擾股市表現,但檢測、快篩類股表現一枝獨秀,觀察新藥核准數量仍在近年來高位,凸顯產業創新研發動能不絕、題材面無虞,加上人口老化趨勢,對醫療服務與藥品的需求持續增長,支撐生技醫療產業中長期表現值得期待,有利透過生技醫療基金順勢布局。
群益全球關鍵生技基金經理人蔡詠裕表示,雖然Omicron疫情未緩和,多國政府已將防疫措施升級,陸續規劃第三劑加強針施打,外資機構認為,隨著實現群體免疫、新療法預計明年普及化,新變種病毒不至於拖累經濟活動。
預期疫情朝向流感化發展,疫苗與相關藥物需求相關商機可續關注,次產業的心血管、心臟等檢測儀器成長,財報展望佳,民眾就醫意願增加,可望帶動醫材族群後市表現。
台新中國政策趨勢基金經理人高依暄認為,大陸醫療衛生費用占GDP比重仍較美國低,2019年健康醫療費用占GDP比重6.64%,美國則為17.70%,美國健康醫療費用占比為大陸三倍,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從趨勢上看,人口老齡化、慢性病患不斷增加、醫療總花費持續上升、醫療系統日趨完善、醫藥行業資本加大,都是健康醫療市場穩定增長的驅動力。
高依暄指出,看好大陸高端醫療前景,持有健康醫療股的占比持續上升,今年第二季已達14.08%,優於整體A股指數占比的10.21%,生技產業規模將保持快速增長。
蔡詠裕分析,現階段醫療保健股本益比相較S&P500折價幅度高達20%,創近30年新低,顯示估值明顯偏低,FDA核准藥物的進度相當積極,今年到11月底已有46項藥物獲得核准,與去年同期相當,在新藥物大量且持續性需求及研發加速下,有利醫療族群股價走勢,產業未來成長空間大且商機題材多元,中長期投資前景仍可期。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