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昨日新增41例境外移入個案,創下新冠肺炎2年疫情以來新高,疫情指揮中心研判是受全球疫情影響所致。根據外電報導,過去1周全球平均每日新增逾100萬例個案,是疫情爆發以來首見,另美國、俄羅斯是病故人數最多的國家。專家表示,從美國經驗看來,Omicron的潛在危機仍大,呼籲政府應提前部署醫療資源,並提醒民眾把握春節前接種疫苗,減低春節期間的風險。
美俄兩國 病故人數最多
昨國內一口氣新增41例境外移入個案,分別自美國、菲律賓、法國、義大利、肯亞、喀麥隆、瑞士、印度、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烏克蘭、越南及柬埔寨入境,另有14例來源國調查中。
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昨是2020年以來,境外移入個案單日新增最多的1次,主要是受全球疫情升溫影響。根據統計,國內今年9月至12月的境外移入個案分別是174例、181例、188例及418例,本土個案則是54例、8例、1例、10例。至今國內累計1萬7029例確診、850例死亡。
根據《法新社》報導,過去1周全球平均日增超過100萬例新冠肺炎個案,是疫情爆發以來首見。另《路透社》統計則指出,美國新冠肺炎死亡人數逾82萬人,為全球最多,其次則是逾65萬人死亡的俄羅斯,已超越原第2名的巴西,11月是俄羅斯最多人病故的1個月。
Omicron 一樣會有重症
北醫附醫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表示,從美國經驗來看,Omicron一樣會有重症產生,即便台灣相對安全,一旦疫情進入社區,勢必要用到醫療資源,當前的關鍵在於統計好醫療量能,北部的醫療資源一定會最快飽和,對於中南部的動員戰略應有SOP因應。
國內近日發生防疫旅館群聚事件,周百謙表示,防疫旅館是重中之重,台灣無法再承受諾富特事件重演,旅館一開始並不是為了防疫目的設計,多採中央共用空調,政府應制定出相關策略。另因Omicron感染者常在結束檢疫、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確診,加上台灣的抗病毒藥物還未像美國一樣普及,建議增加高風險接觸者的採檢次數,避免進入社區後陰轉陽的情形發生。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