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野的聲音:台灣《客語聖經》開路者〉報導者長期投入田野,找尋一群苦行者,藉由人物串連來述說他們自己的故事,把學術語言轉化成報導語言,拼出一張翻譯者群像、語言星圖。即使文學性較不足、問題意識也沒那麼突顯,但用心誠懇,田調扎實,結構清晰,文字通暢,加上豐富的圖像語彙,使得題材與格局都有超越一時一地的記錄價值,而能構成報導文學「再現田野」的書寫佳構。

當今,《客家專法》、《國家語言發展法》上路推行了;我們聽見了〈曠野的聲音〉,也看到台灣多語族群融合的可能。

#聲音 #語言 #群像 #客語 #曠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