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近年最重要的道路工程「公道三新闢道路」將於今年5月完工通車,為提升整體交通路網效率,市府以交通大數據檢討公道三交通咽喉的號誌策略,先行改善延平路16處路口號誌,希望透過智慧交控措施,讓行車效率與安全再升級。
市府指出,新竹人等了30年的公道三路終於要在今年5月通車,啟用後將成為經國路最重要的替代道路,住延平路周邊居民或從台68下武陵高架的民眾,未來可直接利用竹光路及公道三路,快速通往茄苳景觀大道與香山地區,完善竹市外環道路完整性,更可加速西區與香山區的區域發展,促進竹市生活圈連結。
公道三路的通車也順勢成為調整號誌控制策略的契機,讓交通工程單位可以徹底檢視延平路16處路口號誌配置、動線規畫、周期及綠燈秒數等,同時檢討車道分配、路口交通管制等措施。
為此市府特別向交通部爭取「智慧運輸系統發展建設計畫」,由中央爭取到1000萬元補助,市府再花費總經費1500萬元,蒐集既有車流資料及分析交通問題,透過智慧化交通號誌即時控制系統、車輛偵測、監視設備,優先改善延平路16處號誌策略,加大主要幹道綠燈通行時間、改善道路標線、重整周邊路幅,縮減民眾行車時間與提升安全性。
市府指出,延平路號誌重整計畫去年底決標,目前正在蒐集車流資料及分析交通問題,預計在5月前完成延平路、經國路、竹光路號誌改善,疏解尖峰時段交通壅塞,全面提升該路段行車效率。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