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歲末送舊迎新,台灣政治卻在疫情濃雲的遮蔽下,一切忙於地方防疫優先。大自然天災疫情總能讓政局的紛擾按下暫停鍵,讓應該下台的政治人物起死回生,明明公投、立委補選罷免都已匆匆過,「蘇貞昌內閣總辭」的議題竟也消失不見?!

蘇貞昌的例子也益發證明,政治在台灣不再是傳統的政黨對峙如「戰場對決」,政治以一種「能量」的變化型態,更接近財經概念的「曲線漲跌」!政黨乃至政治人物個別都有自己的曲線,直到「選舉」,這才有了權力交替的殊死對決。

至於林秉樞的例子則顯示,如今關於政治影響力,倘若以某種「政治資產」的架構去經營,似乎是更好的主意!政治資產包括「公職/政黨資產」與「個人/形象資產」,確實可以「投資、擴張」並且也可能「遭遇風險」!若非家暴案,林秉樞可能早已一路走入政商權力的最核心了。

蔡英文最近獨排眾議「尊蔣」,一舉取得了橫跨藍綠的話題影響力。來到權力高峰的最後兩年多,歷史地位的「一筆寫定」確實只能從歷史與復古中取得關鍵能量!不得不說蔡英文這一手黑子,下入國民黨根源的白子陣中,讓自己跳脫了民進黨甚至綠營一旦「集體台獨」的今後棋局。

事實上,網路多元所滋生出復古的足夠養分,以社群進行特定支撐,甚至不時襲擊主流。這也使得「政治復古」成為某種特殊能量,至少可「奪人眼球」!台灣始終有一批人強烈緬懷「皇民化」,毋寧也是同樣的懷舊震動,且不分老少。

當然如今最關鍵的政治能量,無疑是針對「年輕世代如何接續」!政治從傳統的「口耳相傳」,如今更需要以「眼」配上「口耳」認同,甚至日夜霸占心中,這就牽涉到「媒體+社群」所構成一整片以視覺為主訴求的輿論網絡,如何去形成特定的「政治形象」,成為政黨或個人最核心的政治資產。

韓國瑜雖說是藍營中少數大舉席捲「老一輩」支持者的人物,卻也輕易在綠營族群中激起極大的「年輕」批判創意,創造出最大的正負聲量。相較之下,蔡英文的言語形象高牆且保守,於是就只能不斷地「蹭話題」,力求逼近新世代共鳴!

隨著虎年來臨,年底即將進入台灣地方大選,除了藍綠白的政黨對決將出現更多「合縱連橫/漁翁得利」的能量糾葛,「地方首長的對決、地方民代的出線」將涉及更多個人政治「資產、形象、策略」的布局競逐,並且從年後的「政黨提名」為起跑點。

台灣所謂的「中間選民」,這幾年正在逐漸形成以最不具政黨取向的「年輕世代」為主結構,這是一群需要平日且長期以鮮明灼灼的「話題勢力」」去進行供應或餵養的族群,並且已經多次證明,他們已經完全成為台灣「話題擴散、民意主導」乃至「選舉勝負」的真正關鍵!

面對這一群可能認為「蘇貞昌不下台也無所謂、林秉樞可惡但也挺厲害、討厭韓國瑜且罵很爽、蔡英文通過同婚平權萬萬歲」,對蔣經國、李登輝、連戰、宋楚瑜早已無視無感,對陳水扁、馬英九已處在遺忘邊緣的台灣政治新世代,今年底的地方選戰將取決於誰能真正「創造復古、掌握年輕」!

#政黨 #復古 #台灣 #政治 #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