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抗衡中國崛起的挑戰,美國聯邦眾議院4日通過《2022年美國競爭法案》(America COMPETES Act of 2022),將撥款3500億美元,在製造研發等多個領域強化美國競爭力,其中包括注資半導體產業520億美元。美台關係部分,法案提出強化美台經貿、科技和安全合作,並呼籲將台灣駐美機構改名為「台灣駐美代表處」。
注資半導體產業520億美元
美國眾院以222票同意、210票反對的小幅差距,通過由民主黨人力推的《美國競爭法案》,只有一名民主黨議員投下反對票,另有一名共和黨議員倒戈投下贊成票。眾院議長裴洛西稱該法案將確保美國在製造業、創新及經濟實力方面維持優勢,亦將為國內製造業提供大量工作機會。
但眾院少數黨(共和黨)領袖麥卡錫則指法案中有民主黨的「極左議程」,包括關於氣候變化支出的條款,共和黨對此仍然感到不滿。
法案內容共2900多頁,涵蓋範圍廣泛,主要包括:撥款520億美元鼓勵美國私營部門投資半導體生產,以及汽車和電腦關鍵部件的研發;未來6年投入450億美元,緩減供應鏈斷鏈問題,並確保關鍵物品在美國本土生產。以及撥款1600億美元,投入科技研發和創新等。
推動更名台灣駐美代表處
美台關係部分,法案提及將強化美台夥伴關係、協助台灣發展不對稱防衛能力、協助台灣有意義參與包括世界衛生大會(WHA)等國際組織、強化美台雙邊經貿與科技合作等。
值得注意的是,法案呼籲美國國務卿協商將台灣駐美代表處名稱由「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為「台灣駐美代表處」。
拜登敦促兩院 速協商行動
《美國競爭法案》在眾院表決通過後,拜登總統透過聲明表示讚揚,並敦促(參眾兩院)迅速採取行動。他強調,美國若想在全球保持競爭優勢,就須對這項法案進行投資,「美國不能等」。商務部長雷蒙多則表示,美國企業已告訴政府,如沒有對晶片生產進行補貼,他們將在美國以外建立製造工廠。她說:「我們每拖延一天,就會落後更遠,這將增加我們的國家安全風險。」
在眾院通過該法案之前,美國聯邦參議院於2021年6月8日已通過《美國創新及競爭法案》,而有別於眾院版法案的表決結果黨派壁壘分明,參院版法案獲得了跨黨派支持,當時有18名共和黨議員也投下贊成票。由於參眾兩院先後通過的版本有許多差異,兩院仍須協商尋求共識並重新表決,通過後才送白宮由拜登簽署生效。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