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思亮去年底對搶救觀光產業提出建言,其一是籲請政府加快商務簽證恢復正常化,這部分已有眉目。潘思亮說,政府恢復對台灣經濟有幫助的國際商務人士來台,對台灣的經濟絕對是好事,不然會再衝擊台灣經濟,然對飯店業今年下半年挹注比較有限。
潘思亮指出,疫後可能旅遊頻率降低,但待在目的地時間會久一點,也有可能發展為商務旅遊與一般旅遊混合方式進行,這些都還要時間觀察,且除了商務客,包括留學生、來台工作簽證等等,都應該要盡速開放。
其二是呼籲政府應對受境管影響生機的企業提供長期補助配套,受災戶不僅是飯店,還包括機場、運輸業與餐飲零售業和伴手禮業。潘思亮認為,只要持續境管,應對以國際客人為主要客源的企業,提出諸如薪資補助等長期且完整的補助配套,與現階段紓困脫勾。
潘思亮去年形容飯店業如重症病人,需要急救、葉克膜,如今雖然疫情看到曙光,逐漸朝解封挺進,但「還是躺在加護病房裡」,情況沒有改變,只能自己掛氧氣罩、自己插管、自己打針,靠自己的力量挺過難關。
至於民眾何時能夠出國?雄獅集團品牌策略總經理游國珍指出,當周遭國家陸續開放,台灣必須朝解封方向前進,否則會走不出去,但初期可能與疫情較穩定的國家試行開放,類似旅遊泡泡,也可能有開放人數限制。
游國珍表示,暑假已經有很多去歐洲、東南亞的客製化包團,且隨國外已解封,許多一延再延的親友團,對下半年出國都有期待,目前接到許多客製團訂單,有20人的家族旅遊要去法國旅行,人均團費超過20萬元。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