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能源車龍頭比亞迪3日盤後公布,2月汽車總銷量年增3.3倍至9.1萬輛,首度超越傳統車企上汽大眾(9.06萬輛)。而比亞迪2月新能源車銷量年增7.5倍至8.8萬輛,大勝蔚來汽車、理想汽車、小鵬汽車等另七家新能源車企的銷量總和(4.2萬)。
「A+H」股上市的比亞迪A股4日股價收跌4.65%至人民幣233.8元,H股4日股價收跌8.6%至212.4港元。半年來,比亞迪A股、H股股價分別累計下跌15.78%、22.54%。
此外,由於2月汽車零部件供應短缺問題顯著,與1月相比,已公布2月成績單的新能源車企銷量普遍銳減,但比亞迪仰賴產業鏈優勢,2月銷量僅月減5.2%,表現大勝同業。蔚來、理想、小鵬2月銷量則分別月減36.5%、31.4%、51.8%。
證券時報報導,與1月相比,新能源車企2月銷量全部下滑,與春節假期、晶片短缺、零部件供應、工廠改建等因素有關,其中又以零部件供應短缺的問題最嚴重。
理想汽車共同創辦人兼總裁沈亞楠日前表示,因春節假期和江蘇省蘇州市疫情的影響,部分零部件供應短缺導致生產受到影響,目前理想汽車正在採取更多措施,以確保零部件的供應,盡可能地確保生產,縮短使用者領車等待週期。
業內人士透露,與新造車企業相比,比亞迪在供應鏈層面的優勢更加明顯,當面臨多重壓力時,其零部件供應更為穩定,確保其產品的銷售與交付。同時,比亞迪在動力電池及車用晶片上的布局,在很大程度上確保其供應鏈安全。
券商東吳證券分析,汽車晶片的短缺有望在第二季得到緩解,再加上境內新能源汽車剛性需求的不斷釋放,預計第三季新能源車銷量將繼續提升。
近期新能源車企受到補貼逐步放緩、上游原料漲價等因素影響,特斯拉、比亞迪、小鵬等車企掀起新能源車漲價潮。東吳證券指出,目前,新能源車漲價所帶來的需求觀望,市場已充分反應,預計不會影響到新能源車的銷量。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