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本月8日將公布2月海關進出口貿易情形,由於2月僅28天又適逢9天春節連假,出口金額會較1月減少,不過即便工作天數減少,出口氣勢持續暢旺,預估出口金額上看314到320億美元,可望成為歷史首個2月突破300億美元及史上最旺的春節。

外銷寫下最強1月紀錄

台經院國際事務處研究員邱達生表示,戰爭影響通常屬於短期,且兩個跡象顯示台灣出口仍相當旺。首先訂單表現相當亮眼,依據經濟部公布1月外銷訂單588.7億美元,寫下最強1月紀錄,年增11.7%,連續23個月正成長。他說,只要有訂單就要出貨,以目前訂單狀況來看,可望帶動出口繼續成長。

其次台幣續強,邱達生說。雖然近期台幣受到俄烏戰爭影響,略有波動不過又很快回穩,顯示經濟實力和企業產能俱在,出口表現仍相當可期。

財政部則表示,今年出口利多包括全球經濟復甦、新興科技應用商機升溫、晶圓代工與原物料價格提高、市場缺工缺料逐步舒緩,還有庫存回補效應等因素加持,加上1月進口情形也可以看出廠商積極備料因應出口。

通膨恐下半年才舒緩

主計總處預測,外需力道穩健、新興科技對晶片需求增加、回台廠商持續擴增產能,預測全年出口4896億美元,年增9.69%。今年1到4季出口金額預估1158到1293億美元間,未來單季出口金額破千億美元將是新常態。

目前最令外界擔憂的是,隨著俄烏戰爭爆發,塞港、原物料上漲,已經讓物價上漲壓力增溫,再加上俄烏戰爭,通膨恐雪上加霜。邱達生認為,原本通膨可望第一季後就舒緩,隨著戰爭爆發,恐怕要到下半年才會舒緩。

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則認為,短期通膨壓力確實存在,以國泰金研究團隊假設的情境來看,如果國際原油價年平均達每桶100美元,歐洲通膨將上升0.6個百分點、美國上升0.2個百分點;假設油價超過120美元,歐洲通膨影響更大,預期會上升1.2個百分點。不過李長庚認為,台灣基本面良好,預期台幣仍會強勢,台灣的通膨壓力可望減緩一些、相較其他市場小。

#戰爭 #俄烏戰爭 #舒緩 #訂單 #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