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日前舉辦線上論壇,針對最新的新冠疫情進行預測模型研究,並邀各領域的防疫專家討論,該研究共調查以色列、美國、英國、巴西、法國和德國等6國的疫苗接種和感染數據,透過研究新冠病毒的演化,與相應的疫苗接種率和社會隔離措施,提出預測模型,結果發現,在完成大規模疫苗施打之前,持續維持社交距離措施,可阻止變種病毒出現。

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主治醫師黃盈綺表示,透過維持社交距離,如封城等措施,可大幅降低感染總人口數,進而降低有疫苗抗性變種株出現,因此人口越多且越密集的國家,應盡早接受大規模的疫苗注射,以降低有疫苗抗性變種株的出現。

中國醫藥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黃彬芳指出,除持續提高疫苗接種率外,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避免大規模群聚飲食及佩戴合適且密合度良好的防護口罩,加上勤洗手、保持室內良好通風、定期清潔消毒,將有助於降低疫苗抗性的變種株出現。

不過,也有專家持不同看法,中興大學獸醫病理生物學研究所教授吳弘毅就認為,雖然積極接種疫苗與社會隔離措施有助降低病毒變種,但抗病毒藥物的使用,以及大規模感染仍可能造成病毒變異,並沒有一定的策略或方法可阻止變種病毒株出現。

#疫苗 #變種 #病毒 #社交 #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