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全台大停電,經濟部長王美花將責任推給台電基層操作不當,強調台灣不缺電。這種說法,猶如先前的台灣不缺疫苗,只是還沒送來;不缺雞蛋,而是得等到3月。顛覆邏輯的卸責話術,追求精神勝利的阿Q精神,全都如出一轍。或許,與其說台灣有五缺,不如說只剩一缺,缺了有為有守的政府。
去年3月迄今,國內共發生6次重大停電,除3次全台性停電,還包括彰化、北市及新北3次區域型大停電。但每次出錯,主管機關經濟部歸咎原因,從一顆按鈕,到一張椅子,千錯萬錯都不是缺電的錯。
事實是,蔡政府上任後,台電從以往的國營事業模範生開始一落千丈,各種千奇百怪的出包,都是以前不會發生,現在卻一再上演。追究根本原因,關鍵就在於綠能上不來,造成各類型發電基礎設備量能全開,經常性處於滿載狀態;加速耗損之餘,疲於奔命的台電人力又如何負荷得了?
如今再次停電,行政院長蘇貞昌一如以往要求寫報告。但去年513、517停電後,經濟部成立「穩定供電專案小組」,難道此次停電的原因不在其改善範圍?尤其蘇貞昌說,此次事件凸顯電網韌性不足,政府會改善系統。但他難道忘了,早在2020年政院已砸下785億推動「智慧電網總體規劃方案」,宣稱要更新全台電網系統,為何2年來仍不見成效?在2025非核家園不變的前提下,眼前所有補救措施,難道不都是治標不治本?
蔡政府必須面對的是,眼前的停電,都與非核家園互有因果關係;跳電,只是錯誤能源政策的冰山一角。若繼續視而不見,接下來要迎來的,將會是比「有電送不出」嚴重千百倍的缺電危機。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