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編導擅長把自己的生命片段化為作品,好比侯孝賢導演、張作驥導演,電影裡都能看到他們注視社會的「目光」。最近上映新片《少年吔》,則很有導演顏正國的樣子。

《少年吔》劇情描述更生人「少年」(顏正國飾)出獄後努力帶著妻小討生活,為了養大孩子,他放低身段,什麼粗工都接,無意間出手救了警察舊識(黃尚禾飾),反倒成為黑道鎖定的出氣對象。生活求安定不可得,連好心雇用他的雇主都遭殃,他發現背負著更生人的標記,人生只剩回頭路,可是現在有妻有小,前有狼後有虎,該怎麼走?

所謂「顏正國的樣子」,不是指他與劇中人更生人經歷雷同,而是電影主角對白極少,劇情精簡,很像顏正國擅長的書法當中的留白。

好比《少年吔》一開場,主角幾乎沒說話,光記錄他在不同地方的工作,勾勒出主角出獄後的生活片段;雖隻字不提獄中生活,但他隨時蹲著,連妻小坐在矮桌上吃飯時,他蹲在桌邊,兩三口就吞完,這些段落勝過千言萬語,長期獄中禁錮,養成無法修正的生活習慣,像紋身深深烙印在他身上。

已經中年了卻還掛著「少年」的綽號,主角從內心感到自己跟外面的世界格格不入,連去KTV都只能唱著小時候《少年吔,安啦》的歌,緬懷著割捨不掉、也不願割捨的過去。

片中許多飲食,警察的吃喝與黑道的吃喝其實沒什麼不同,差別只在有沒有傳播妹與勁歌熱舞作陪。當警察老友帶著少年來到海港邊的米粉攤,一次一次面對面無語,一開始旁觀者不能理解,後來才知道這一碗碗的米粉湯,就是他們心靈的安撫食物,食物下肚,帶著他們穿越時空來到剛認識時的無憂童年、梳理過去的情誼與需償還的人情。

除了黑道日常的寫實,這些無對白畫面十足「寫意」,因為任何感想如果化為言語表達,都會變成頗白爛的陳腔,可是《少年吔》無對白的畫面反而像詩,可以看到導演細緻且敏感的內心,想見他要多麼努力才能抵抗生命中的逆流,完成夢想,為自己也為老朋友們拍一部片。

因此這部電影的心意很美,童星出身的顏正國,用電影說出他對3、40年前電影圈叔伯阿姨的感謝,也對過去人生做了番巡禮。他曾在訪談中說,以前每次上台北拍戲,都會先去七堵吃一碗米粉湯,米粉湯對他來說,就是電影的滋味。

最近看到董念台的文章裡寫著「出獄即是受刑人走投無路的開始」,跟本片有異曲同工之痛,因為更生人回歸社會的阻力很大,很有可能一輩子進進出出監獄。雖然《少年吔》裡面說,寧死也不要回到裡面;但日本卻出現「高齡犯罪」的現象,老人發現社會上沒有他們容身之處,寧可犯罪成為受刑人,把監獄當老人院。從《少年吔》變成「老年吔」,都是悲哀。(作者為作家)

#警察 #出獄 #顏正國 #黑道 #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