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盛銀統計,2019年以來沙烏地阿拉伯已超過俄羅斯、成為大陸最大石油供應國,因此以人民幣支付沙國油錢的談判,顯得更有意義,加以近期的俄烏戰火等地緣政治變化,也讓人民幣升級為油元的可能性增加,只是初期占比不會太高。
大陸從沙國進口每日約160萬桶原油,以112美元的價格計算、維持一整年,將達到每年近650億美元。即使其中只有10%以人民幣結算,仍有65億美元,沙國可以直接用來買大陸產品。
近十年大陸和沙烏地阿拉伯的經貿往來持續增加,統計2021年大陸與阿聯的兩國貿易總額達870億美元。雙方目前對於採用人民幣支付油錢樂見其成,背後另一主因是有助減少對美元的依賴。大陸更認為,發展中的貿易加權人民幣指數(CFETS)會因此更具吸引力,也將進一步改變參與國的外匯儲備結構。
澳盛銀強調,大陸跨境銀行間支付系統(CIPS)和電子人民幣e-RMB(數位人民幣)的日益普及也值得注意,後者除了在大陸境內已啟動零售試點,在海外,中國人民銀行正參與由國際清算銀行與香港、阿聯酋UAE和泰國貨幣管理局協作的區塊鏈底層技術M-Bridge數位法幣計畫,未來將可用於雙邊貿易的金融交易,這種金流核心系統的轉型,是攸關未來人民幣發展的關鍵。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