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分析: 台灣與上海的新冠疫情升溫,不利投資氣氛,加上烏克蘭戰爭和對俄制裁可能讓全球經濟降溫,使資金暫離股市,台股消息面多項利空需要時間消化,使得大盤11日開低走低震盪,賣壓沈重,下跌236.17點收17,048.37點。
現階段為股匯皆弱,美元走強後,新台幣匯率相對弱勢,外資持續調節台股,不利資金動能,股市觀望氣氛濃厚。由於電子股有調整庫存的壓力,資金先暫離成長股,轉往營運表現較穩定的大型權值股,金融股或電信股也會比較有表現空間。大盤可望反覆打底,待第1季財報公布後,才會有較明確的方向。
觀盤重點:
台股現在是電子股表現熄火,金融、傳產等撐大樑,金融股因占權值大,可以撐住大盤指數,其中以銀行為主體的金融股,為股市人氣重心;主要是市場預期在升息循環啟動之後,利差擴大會反應在獲利上,反映資金需要尋找較安全的避風港。至於以壽險為主體的金融股,則因手握俄羅斯公債等投資部位,不受資金青睞。
台股投資人通常喜歡投資有營收與獲利成長的個股,一旦個股出現成長趨緩的跡象,就會開始獲利了結;當台股的資金轉向布局金融股,通常代表市場氣氛轉趨觀望。從債市轉出的資金,不會一味在股市追高,通常會選擇布局公用事業股或者是超大型權值股,顯示目前市場的風險意識極高,只會選擇進駐營運表現穩定的個股。
投資建議:
台股在第二季依然持續調整庫存,使電子股難有表現空間,一般而言,下游電子股庫存調整時間通常需要三季,而面板、PC、NB族群等電子自去年第四季就已開始調整庫存,至年中剛好是三季,等資金調節告一段落,下半年行情可期。
選擇逢低布局的個股,需要觀察零組件廠有沒有轉嫁原物料成本上漲的能力?這點可以從上半年的毛利率有沒有受到壓縮來判別。在個股獲利成長趨緩後,本益比會隨之調整,股價也自然會受到壓抑。唯有走對產業趨勢的利基型的電子股,才能夠抵擋大環境的變化,才容易受到青睞。
現階段操作,首要避開消費性電子族群。受到通膨升溫、烏克蘭戰爭的影響,終端消費者恐怕將緊縮消費意願,手機等電子產品也許不再會說換就換,消費性電子的營運展望不會太好。反之,網通、工業電腦族群,比較不受終端消費需求突然收緊的影響。舉凡投票機、遠距醫療等利基型市場,都與產業的長遠發展有關,值得長線布局。汽車產業全面電子化,連小至雨刷、天窗控制等都對微控制器(MCU)等零組件有廣大的需求,缺貨問題尚且都還沒有獲得解決,短期內應該也不會受景氣波動影響。
美國將加速升息的腳步所傳遞出來的訊息,應該密切關注,如果升息過快,終將會影響消費意願,小型的新興市場也會擋不住資金抽離,近期唯有烏克蘭戰爭告一段落,國際油價回穩,股市的投資氣氛才會回溫。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