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勞動節民眾經歷了一次特別的「台鐵無車日」,此事件既傷政府形象,又重創台鐵,更讓未來台鐵公司化蒙上陰影,那些「利害相關者」是該警覺、警惕。
台鐵工會因不滿台鐵公司化事由,發動在勞動節「不加班」,交通部溝通無效後,台鐵只能請民眾改搭其他交通工具,因為當天所有火車停駛;雖然最後台鐵全力調度勉強開出一些區間車,但對紓解長程運輸助益不大,與「無車日」幾近矣。工會已揚言如政府未正視其訴求,未來的端午、中秋、國慶等連假都要發動「不加班」。
依照交通部的自我評估,認為在因應這次台鐵停駛上,交通部的各項應變算是「過關」,整體交通仍算是順暢;但即使如此,蔡政府仍被認為是打壓勞工與工會,網路上總是拿出蔡英文那句「勞工是民進黨心頭最軟的一塊」來譏諷。民進黨過去無論是真心或假意表現出的挺勞工形象,算是破滅了。
再者,這次疏運能「過關」,讓一般社會大眾少罵政府、民怨未起,很可能是「下不為例」的運氣,因為疫情再起,即使連續假期,民眾也少出門,整體運量遠低於預期;而且工會的「不加班」日是在連假的中間,未來未必會如此運氣,如因而導致西部走廊交通大壅塞,交通部將難逃民眾的指責。
不過,工會直接與政府對幹,完全無折衝、妥協餘地,最後甚至拿乘客權益當武器,未來恐不利於公司化。
既然雙方已無善意與良好的互動,以民進黨的作法,大概很難寄望其寬容、厚道的回應。如果工會未來持續在連假「不加班」,萬一操作不當,民憤可能不是對準政府,而是轉向台鐵與工會,對台鐵的經營與公司化都有傷害。台鐵工會是否要繼續搞「無車日」,得想清楚了。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