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工業國集團(G7)峰會即將登場,美國高層官員22日表示,各國領袖將在會上討論中國近年變本加厲的「強迫性經濟手段」,以及對俄國入侵烏克蘭的加重制裁。美國總統拜登預計在會前與德國總理蕭茲先行晤面,就美方主導的「全球基礎建設夥伴關係」交換意見。
路透引述不具名美國官員說法,指俄烏戰爭團結全球夥伴,「但沒有讓我們把目光移開中國。」今年擔任G7輪值主席的德國特別邀請阿根廷、印度、印尼、塞內加爾和南非參與峰會的特定討論,就是因為拜登將在會上發起新的基礎設施倡議,為中低收入國家提供替代方案,作為中國「一帶一路」以外的選擇。
官員表示,G7領導人將推進以自由、開放為基礎的世界願景,「沒有脅迫,不是侵略,亦非劃分勢力範圍」;藉由加強經貿合作,應對來自中國的挑戰。此外,俄烏戰爭導致能源和食品價格急劇上漲且危及中低收入國家,這些影響也是峰會討論焦點。
G7峰會自26日開始為期三天,北約組織(NATO)峰會接續登場,29、30日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首次邀請印太地區領袖參加,預料北約將在會上宣布東歐增兵計畫,並發表新版「戰略概念」,彰顯中國對歐洲—大西洋安全的影響。但美國官員警告,中國的軍事野心正從亞洲轉向非洲。
芬蘭、瑞典亦受邀前往馬德里,但尚不清楚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使否會就兩國加入北約有所讓步。德國高級官員透露,柏林相信可以找到解方,只是「鑑於歷史因素,我們需要再等等」。不過剛從芬蘭、拉脫維亞和土耳其出訪回國的美無黨籍參議員金恩(Angus King)表示,現在下定論過早,應該難在馬德里取得成果。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