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蔡英文此次死抓著民進黨縣市長提名權力來看,顯然已到任期尾聲的她,對於2024年後不再有「蔡英文總統」的民進黨與台灣政局,仍充滿必須操之在己的個人執念。問題是,蔡英文還會是民進黨的票房保證嗎?
以此次縣市長提名為例,民進黨從一開始的只有直轄市長提名是由黨主席決定,如今又增加新竹市及正在強力運作的彰化縣等,都紛紛取消初選改由徵召決定。這樣的改變,即使遭同黨同志批評大開民主倒車、派系分贓,但蔡英文仍一副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態度,不懼任何謾罵。民進黨歷來從未有總統或黨主席有如此大的提名權,更未有人直接插手接班梯隊,但這一切都因蔡英文而打破慣例。顯見此時此刻的蔡總統,對於卸任後充滿著強烈的不安全感。
何以蔡英文會對自己卸任後充滿不安全感?從賴清德的前例即可知,蔡對同黨同志或他黨政敵,只要不順己意必除之而後快。因此不論未來是否政黨輪替,只要蔡不能牢牢掌握民進黨,反噬都將在她卸任不久後一一到來。
所以,具有影響力的縣市長提名權,對蔡英文而言就顯得格外重要。其重要性,不單單只是勝選之後,能替卸任後的蔡英文持續把持話語權;即便她所提之人最後不能當選,但透過選舉布局,也能壓抑其他黨內反對勢力的擴張,確保卸任後不被政治追殺的可能!
由此觀之,衛福部長陳時中參選台北市長,最後是否能勝選,對蔡英文而言已不是那麼重要。陳時中參選的重要性,在於透過陳的參選來壓抑黨內派系正國會龍頭─林佳龍的發展,阻絕非蔡屬意的黨內勢力進一步壯大。
然而,不考慮政黨發展與民意基礎,硬是提名國王人馬,目的只是防止自己卸任後被清算,黨內同志跟人民真的會埋單嗎?其中有不少變數恐非蔡英文能完全掌握。
從過往的縣市長選舉經驗來看,民進黨擅長打的反中牌、台獨牌,在百里侯的選舉中從未產生正面效果。相反地,民進黨當前執政的弱點─經濟、民生議題,才是主導縣市長選舉勝負的關鍵所在。也正因如此,屏東縣長潘孟安日前才會甘冒大不韙,在沒有連任的壓力下,為石斑魚的問題直戳農委會痛腳,替接班人周春米說出不敢說的話。
即將跛腳的總統,擔心卸任後遭清算,恐怕是台灣政治的悲哀。但如果蔡英文當初黨內初選時用正當手法與賴清德競爭,又豈需擔心自己人不相挺?如今,民進黨因防疫上的意識形態作祟,造成民眾生命與經濟的重大損失,民意急需一個宣洩的出口,這已非抗中保台牌可以遮羞。此時硬是提名陳時中參選,恐怕只會加速民意與蔡英文算總帳。(作者為立法委員國會辦公室主任)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