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港埠旅運中心坐落於亞洲新灣區,開工已經快10年,興建過程遇上土壤汙染及疫情等挑戰,目前整體進度已邁入最後階段。交通部長王國材昨到高雄港埠旅運中心視察,希望未來各國逐漸解封後,旅運中心將發揮郵輪母港功能,迎來更多郵輪及旅客。
2013年開工興建的高雄港埠旅運中心歷經多次工程延宕,今年有許多重要新進展,該中心主要可分為旅運大樓及港埠大樓,內部還有許多地方仍有裝潢施工痕跡。
港務公司表示,帷幕吊裝已在今年6月底完成,而預計8月室內裝修及旅客橋工程可以完工,陸續辦理招商,已經有不少潛在廠商在洽談願意承租進駐,另外大樓智慧化應用導入也記畫在明年4月完成,整體進度已邁入最後階段,未來可提供旅運服務、包含出入境大廳、免稅商店、教保中心還有商業及港務辦公空間等可使用。
交通部長王國材昨日南下高雄視察,他說希望到明年初所有相關單位都能順利進駐,尤其過去疫情期間全世界郵輪停航,旅運中心趁機會將一切準備就緒後開放,加上一旁就有輕軌和未來捷運黃線Y15站,交通方便,歡迎全世界郵輪都能到高雄,也能發展補給維修工作等郵輪產業。
港務公司簡報時提及,2016年全台灣郵輪旅客數約77萬人次,短短2年,到2018年就攀升到約108萬人次,郵輪就有621艘次,可見台灣在郵輪市場占有一席之地,過去都是以基隆港為主,現在待高雄港港埠旅運中心落成後,就能服務更多旅客。
王國材也說,基隆跟高雄打造雙母港,相輔相成,希望未來朝700至800艘次邁進。
各界關心何時能重啟國際郵輪大門?王國材說,在防疫會議中討論,目前就擔心BA.4及BA.5造成另一波疫情,等國內疫情平緩後由指揮中心專業判斷,交通部配合指揮中心調整邊境防疫。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