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覆加上原物料成本偏高吞噬獲利,食品大廠南僑(1702)上半年營收99.19億元,年增3.4%,但20日公告自結稅後獲利3.46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縮水35.7%,換算每股獲利1.4元。
南僑6月營收18億元,年增12.6%,也比5月再增加5.1%,創下近五個月營收新高,但自結稅後獲利6,634萬元,年減17.1%,換算單月每股獲利0.27元。
南僑在上海A股掛牌的大陸子公司南僑食品集團(上海),20日也同步公布6月歸屬母公司淨利為人民幣2,163萬元(約新台幣9,582萬元),月減13.1%,更較去年同期大幅縮水33.5%,表現不如預期。 公司解釋,主要因為疫情持續,以及原物料成本較高,對利潤產生一定影響。
原本市場預期上海6月1日宣布復工復市,有利南僑營運好轉,不過大陸疫情反覆,復甦速度並不如預期。
惟南僑重兵部署泰國廠,2018年底啟動新廠興建工程,投入裝設嬰兒米果產線及烘焙麵包零食產線各一條,其中米果產線已於去年第二季順利投產;烘焙麵包零食產線也預計今年下半年投產,也可望為公司營運持續挹注新動能。
另外,南僑今年獲利縮水,很大一塊原因,來自「黃小玉」、棕櫚油等食品原料價格飆升,不過隨著美國聯準會帶頭升息,引發熱錢撤退,最近黃小玉及棕櫚油價格出現明顯回檔。
南僑因為現在仍在使用先前購入的高價庫存原料,短線獲利承壓,但之後原料成本有望逐漸壓低,助公司獲利回神。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