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暫停輸入台灣柑橘類農產品,文旦柚恐面臨滯銷問題,農委會第一時間提出拓展外銷、國內行銷、多元加工等3項措施因應,挨批老調重彈,農委會主委陳吉仲22日再提出4項救農措施,包括收購柚果加工、開辦農民保險、補助每戶農家40萬元滴灌設備及低利貸款,但柚農不埋單,認為「有訂單較實在」。

陳吉仲昨到花蓮參加文旦柚加工量產技術發表會,他表示,今年文旦柚面對的壓力並非失去大陸市場,而是適合採收的節氣白露距中秋僅有3天,且今年全台總產量受氣候影響平均減少1成,花蓮地區更因乾旱減產嚴重,因此提出4項措施救農。

措施包括農委會將收購花蓮地區超過1100噸柚果加工,等同去化地方總產量十分之一;開辦農業保險,保障柚農收入;因應極端氣候如乾旱,補助每戶農家最多申請40萬元精準滴灌設備;啟動低利貸款供申請資金周轉。

不過,柚農卻不埋單,有農友怒批農委會作秀,瑞穗鄉果樹產銷班長羅峰說,他愈聽愈心寒,直呼「根本沒有幫助」,收購的加工柚果都是劣品,高價栽培的A級品因失去外銷管道,導致價錢下滑根本血本無歸,「有訂單比加工重要」,希望政府能實際協助銷售,才能挺過難關。

此外,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與瑞穗鄉農會合作,在當地建置全台首座文旦柚量產加工技術與設備,自動化方式進行初級加工,將萃取的精油、果肉分離等半成品販售給精緻加工業者,昨正式啟用,盼藉此減緩柚農因白露距中秋太近面臨的龐大運銷壓力,並提升農產品附加價值。

#有訂單 #花蓮 #文旦柚 #設備 #柚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