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歷史上最大的清潔能源法案,在8月17日,由拜登總統正式簽署;「通貨膨脹降低法」(Inflation Reduction Act of 2022)的通過,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美國政府展現減少碳排放的決心,而這個所謂的「通貨膨脹降低法」,其實則是經濟「除碳化」(decarbonization)的法案。

首先,該法案的立法延宕多時,在期中選舉前不到三個月才通過,已經算是民主黨在參眾兩院的重大勝利。因為,8月7日參議院是以51票比50票通過(副總統賀錦麗以議長的身份投下一票),8月12日在眾議院,220票贊成,207票反對(目前是民主黨220席,共和黨210席,5席空缺待補),拜登總統8月17日的簽署,只是錦上添花。唯獨與法案名稱不太有關的是,該法透過租稅扣抵和直接給予各種形式的獎勵與補助,以具體落實促進發電廠─工業─交通部門的能源轉型、降低使用清潔能源和推動再生能源的成本、以及鼓勵採用更清潔能源以改變消費行為。

其次,4,290億美元的「通貨膨脹降低法」,主要用於因應氣候變遷和推動清潔能源的預算,高達3,700億(近86.2%),具體措施有兩個:購買電動車有7,500美元的稅額減免,裝置太陽能板的屋主則可獲得30%的補貼。另外還有640億(近14.9%),則用於處方箋藥價之補助。對於「錢從哪裡來」,則著眼於獲利超過10億美元的企業,針對跨國企業造成各國政府的稅基侵蝕和獲利轉移,課徵15%的所謂「全球最低企業稅」(global minimum corporate tax)。

最後,該法案著眼於四個最大的碳排放部門,包括:發電廠;減排二氧化碳(森林─土壤─直接空氣捕捉─其他行動);工業(包括化石燃料汽油生產);以及交通部門。依據紐約智庫Rhodium Group的研究,在最高估計值的情況下,「有」和「沒有」這個法案(IRA)的差異,就達成2030年的目標來說,發電廠將少排放3.6億公噸,減排二氧化碳8,300公噸,工業部門少排放5,500公噸,以及交通部門少排放700萬公噸。該法案希望降低商業清潔能源的成本,提高風電和太陽能光電、電動車、以及新住宅鋪設太陽能板的效率,比現有的化石燃料更有競爭力,以邁向「除碳化」的未來。

細觀這項法案,有四點值得討論。其一,法案的名實不符,以降低通膨為名,行因應氣候變遷、平價照護與藥價補助、以及開徵新稅之實。就此而言,或許是當前美國的通膨仍然嚴重,社會大眾苦於日常生活的開支,入不敷出,「通貨膨脹降低」的法案名稱,儘管只有約15%(640億美元)是延續「歐巴馬健保」的相關政策措施,其政治上的意義,不言可喻。

其二,具有爭議性的項目,無論是煤礦的退場,或是火力發電廠的轉型,無異都是為了期中選舉而做出的妥協。例如:100億用於給全美最後172座煤礦,願意進行清潔能源的轉型補助,以及直接補貼給願意退役的火力發電廠。

其三,對於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整筆撥款」減少污染的獎助措施,不容易針對政策施行,進行後續的效果評估。聯邦政府的環保署將大規模資助各州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氣候污染減少補助」(climate pollution reduction grant)50億美元的整筆撥款,不一定要州政府才能申請,喬治亞州就是由獨立的公共設施委員會提出申請。就此觀之,這是顧及到各州政府,不管共和黨籍州長無意減少碳排放,甚或是部分民主黨籍州長個人,受到轄境能源產業業者的壓力而不提出申請,因而有由獨立機構提出的巧門設計。

其四,這項以「除碳化」為主要政策目標的法案,也具有前瞻性視野的政策補助措施。例如:用於「氣候─智慧農業」(climate-smart agriculture)的200億元,是協助農民能夠採用最自然的方式,將二氧化碳留存於土壤和森林,像是種植不以販售獲利為目的、能夠以莖葉覆蓋(地面)的作物(cover crops)。或是還有50億元,用於預防森林的野火,保護長久以來豐富蘊藏二氧化碳的古老森林。

「通貨膨脹降低法」,與降低通膨沒有直接關係。然而,卻多多少少有助於民主黨的期中選舉,這是拜登總統的政績,卻未必能夠帶來選舉的勝利。

#二氧化碳 #總統 #排放 #清潔能源 #民主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