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的崛起,肇因於國民黨的失能,故能以「清廉勤政愛鄉土」的口號,迅速獲得民眾的認可,尤其是從「愛鄉土」所衍生而來的「台灣意識」,在對岸日盛一日的強力壓迫下,更成為民進黨鞏固既有政權的最佳利器,只要一祭出「抗中保台」的大纛,幾乎就可以犁庭掃穴,將任何反對者摧陷廓清。
但是,民進黨和所有的既得權勢者一樣,遂開始腐敗起來,孳孳以謀奪個人利益為優先,對內施政,大力啟用私人關係,從各部會首長到國營事業,盡是綠色人馬霸占,而渾然將「清廉勤政」四字束之高閣;而一旦發現「抗中保台」是其政權永續的保障之後,遂於外交上極力拉攏美日,不惜將台灣置於危險的戰爭邊緣之上,「愛鄉土」反成了「犧牲鄉土」。試看自疫情發生以來,民進黨的施政從口罩之亂、疫苗之亂、快篩之亂,到論文門、柬埔寨豬仔、殺警案,以及隨處而生的缺水缺電,民進黨何曾真正履踐其當初「清廉勤政愛鄉土」的承諾?
眼看著當初崇高的政治目標一一為執掌政權者所背棄,許多原本對民進黨抱有厚望的支持者,尤其是親身參與過創黨事業的民進黨先輩,紛紛加以警示,但卻絲毫沒有作用。在幾番天人交戰下,創黨元老之一的鄭寶清,終於忍受不了,揭竿而起,正式宣布參選桃園市長。儘管以鄭寶清的實力來說,極可能如秦末的陳勝、吳廣起義般,最終是便宜了後起的項羽和劉邦,但其首先倡義的意義,卻是極具代表性意義的。
目前台灣政壇最令人痛厭的,無非是執政黨的蠻橫霸道以及在野黨的軟弱無力。藍綠白三大政黨,其實皆不足以成事,而全台有加入政黨的民眾,不過區區4%,換句話說,台灣目前又回到了宛如黨禁時期的年代,真正具有潛力,能夠扭轉時局的,恐怕就是所謂的「黨外」,尤其是超越現存綠藍白黨派的自由派。
事實上,「清廉勤政愛鄉土」是所有從政的人士都應秉持的最基本信念,並非民進黨先行標舉就可以獨霸的,更何況今時今日的民進黨,更早已背離此一信念,更沒有資格拿來說嘴。鄭寶清緬懷民進黨諸前輩,而這些前輩之所以值得緬懷,正是因為其身體力行地實踐了「清廉勤政愛鄉土」的信念。三黨雖皆不可恃,但基本信念卻仍是巍然存在的,這就有待於社會上有更多的鄭寶清、黃珊珊,能夠打破政黨的迷思,回歸於真純的信念。
2022只是個序幕,無論鄭寶清或黃珊珊能否順利當選,反對民進黨綠色專制、嫌厭國民黨、民眾黨軟弱無能的陳勝、吳廣之旗,既已樹立,登高以呼,相信對2024年台灣決定性的一戰,必能有令人刮目相看的影響。
(作者為退休大學教授)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