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爾2日於會後記者會表示:「何時放緩升息的重要性,如今遠低於利率將升得多高、限制性貨幣政策將維持多久」。
鮑爾指出,即便Fed放緩升息,但讓他們停下升息步伐的「終端利率」,將可能高於9月會議預測。
儘管投資人樂見Fed釋出放緩升息訊號,但鮑爾持續升息並將利率升至更高終端水平的發言,依然引發市場擔憂。
分析師認為,Fed做出放緩升息決定有其背後道理。各國央行皆奉行布雷納德原則(Brainard Principle),亦即:貨幣政策制定者不確定短期利率變動對於經濟帶來何種影響時,最好採取保守的緩兵策略,此理論由美國經濟學家布雷納德(William Brainard)提出。
換言之,當利率水平過低時,大幅升息3碼是合適的。但隨著利率升高,Fed更難確定此變動帶來的衝擊,因此決定縮小升幅,以爭取更多時間評估影響並降低出錯機率。
此外,貨幣政策對經濟成長與通膨的最終影響,取決於終端利率的高低,而非利率調升快慢。
數據顯示,美國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8.2%、就業薪資成長高達5%,顯示通膨壓力依然沉重、就業市場持續緊縮。在這兩大領域未出現緩解前,Fed有必要將終端利率升至更高,高於9月預測的4.6%。
專家指出,鮑爾並未解釋決定終端利率的因素為何,而這意味著:Fed也可能將利率升過頭。但正如鮑爾自6月以來反覆強調的,他們寧願過度升息也不要升息不足,後者帶來的危害更大。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