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omberg統計顯示,美國GDP於明年上半年將呈現微幅衰退,表示這已是市場共識,觀察多年來2年與10年美債殖利率差走勢,發現此次股市的表現有不同之處,在於此次殖利率差轉負之前,股市已提早大約半年開始重挫,而過往殖利率差恢復轉正之時,亦即2年期殖利率轉向下之時,代表景氣下滑,股市會有修正,此即為現在市場所擔心之事,而此次股市修正較早,後續下跌幅度是否仍劇烈,或非必然。台股明年獲利下滑15%~20%,也早已不是新鮮事,觀察個別族群狀況,獲利下滑集中於先前大賺的航運、面板,以及塑化類、鋼鐵、記憶體、晶圓代工股、少數大型IC設計、PC品牌及數間硬體製造,這些族群股價大都已反應過明年欠佳展望,假設即使來年股價無爆發力,有多大下跌空間值得投資人不顧殖利率再大賣股票,令人玩味。且若用整體市場獲利來作股票投資依據,恐見林不見樹,錯失株株良材。以我們對研究團隊的指示,2022年看大勢於高檔看空避禍,2023年績效要奠基於個股層次的判斷決定勝負,台美股皆然。

台積電今年的股價下跌波段,主要是反應產業供需及國安議題,後者對其評價產生了負面影響,在巴菲特等特定美國大型法人買進之後,多少反應美方對台海安危的緊急感降低,對台積電股票評價就有助益;同時,美國亞利桑那州產能僅占其整體約3%,且4/3奈米要到2024年~2026年才投產,若無美方特殊價格壓力,美國廠獲利率對其整體影響不至於重大,反而在美國極可能於明年開始實施通膨縮減法案(IRA)之後,在美國有堅實的生產灘頭堡,才能成為美國大客戶的心頭好。

油價對通膨的威脅已經緩解,市場關注在CPI占比中最高的房屋租金項目,根據Bloomberg報導,美國第三季公寓需求下降,租金在過去三個月已急劇下降,與此同時待租公寓數量正在上升,這些資料會滯後地進入CPI報告,代表聯準會不久後可望宣布通膨終於受控。

此外,中國逐步解封也對全球供需是實質佳音,不容忽視。

投資策略:

我們於11月7日專欄指出股市利空氛圍緩解。台股不是危邦,也不再是一個人的武林,或許亦非百花齊放,但來年極可能多點開花。美國領軍的全球產業隊伍已顯然是贏家,AI及高速運算相關的台美股票,大概率將是明年的大贏家,不論美國的GDP如何變化。負向風險仍需被關注,聯準會於11月終於開始認真趕進度縮表,還有若2024的總經展望弱於2023年,目前後者還不曾聽聞。還有一個正向風險,外資過去兩年賣超2兆元台幣,若來年危機氛圍更緩解,歐美資金難不回頭添柴火。

#殖利率 #美國 #通膨 #殖利率差 #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