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市合併還是竹竹苗合併曾經成為政治攻防議題,縣府委託中華民國都市計畫學會就不同合併改制方案做學術研究,19日舉辦「新竹科技都會x跨域合作發展」論壇,提出「合併改制可行性評估」專題報告分析優缺點,最優先推薦方案為「竹竹苗合併改制」,學者專家都主張應先成立「跨區合作平台」。
縣長楊文科表示,論壇從改制的條件、現行升格方案缺失、升格前的合作等面向討論,務實從法理面分析,儘管有專案研究,「但不代表我們要推動合併升格」!
楊文科強調,縣市合併改制無論是行政院依《地方制度法》規定由上而下核定,或由縣市政府下而上推動,都應該尊重地方的聲音,尊重民意。
都市發展與環境教育基金會顧問蕭書周,作竹竹苗合併改制的可行性分析和優缺點比較,「新竹縣維持現狀」優勢為衝擊最小,但較不易提升治理能力。「新竹縣單獨改制」優勢為資源增加,但人口數過少,修法不易。
「竹竹合併改制」優勢為整合較容易,但人口數無法符合《地方制度法》125萬人以上的規定,需要修法。「竹竹苗合併改制」優勢較符合區域發展,但較不易整合及易遭遇政治阻力,綜合評估顯示最優先推薦方案為「竹竹苗合併改制」。
與談人中華民國都市計畫學會理事長陳彥仲、中興大學法政學院院長李長晏、陽明交大榮譽退休教授馮正民及中華大學副校長解鴻年,分別就各自專長及經驗,分析台中市、台南市合併升格後,仍面臨行政機關整合及偏鄉資源分配問題。
與談人都認為,竹竹苗有科技廊帶的優勢,並有客家文化特色,具有發展成為「科技都會」的條件,合併改制前都應先成立「跨區合作平台」,就交通、產業及社會住宅等面向,作資源互補合作,具體作法如發行竹竹苗的「都會卡」,作內循環經濟。
計畫主持人林建元建議,合併改制設為長遠目標,短期先取得竹竹苗3縣市對未來合作發展的共識,並成立正式的跨域合作組織,擬定具體行動計畫向中央爭取經費,藉由累積跨域合作經驗與施政成果,將合併改制逐漸形成共同願景後,再進行實質推動的終極目標。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