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持續肆虐,從陸武漢市逐漸擴散至大陸全境、甚至海外,但世界衛生組織卻未在即時就此發布「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直到27日才坦承「用詞錯誤」,引起外界批評。外媒指出,大陸為了證明不再是第三世界國家,有能力獨自處理公衛危機,北京曾施壓阻止世界衛生組織宣告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為PHEIC。
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自去年底開始在大陸湖北省武漢市逐漸擴散至大陸全境以及海外,引發全球關注,但世衛組織(WHO)緊急委員會於1月23日暫不建議世衛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宣告「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引來批判。
在世衛組織做此決定前,「世界報」(Le Monde)於1月29日刊登一篇文章表示,不宣告這波疫情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似乎是政治考量勝過科學論證,因為大陸堅定反對。
報導指出,在1月22日討論疫情的視訊會議中,世衛緊急委員會成員分成意見相反的兩派,最後譚德塞決定暫不宣布「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隔天再度召開會議,維持原議。雖然在世衛組織內部及緊急委員會成員對此閉口不談,但該報從不同國籍的消息來源蒐集到的資訊,世衛組織的決定源自大陸及大陸盟友的明確反對,這些國家向緊急委員會成員及世衛組織領導階層施壓。
報導提到,為因應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世衛組織依據國際衛生條例組成緊急委員會,集合15名委員和由世衛組織秘書長從國際衛生條例專家清單中挑出的6名顧問,其中多數是傳染病及傳染媒介專家。
不過此一臨時委員會的組成也反映了地緣政治的憂慮,因為15名專家委員來自沙烏地阿拉伯、澳洲、加拿大、中國大陸、南韓、美國、法國、日本、荷蘭、俄羅斯、塞內加爾、新加坡及泰國,新加坡及泰國各有兩人。委員會主席由法國前衛生官員胡辛(Didier Houssin)擔任。
文章指出,世衛組織承認會中意見分歧,以及胡辛在首次會議後提到正反意見各占一半,這種情況在這個機構內部並不常見。一名熟悉內情人士分析,從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官方匯報後採取的激烈措施就可看出,大陸當局斷言沒有其他國家能做到這種程度,幾乎是一項挑戰,但當局也調整了外交方向,遵從一個新的信條:大陸不再是第三世界國家。
這名人士表示,重點在於證明大陸擁有獨自管理公衛危機的能力,這是與當年SARS疫情爆發時最大的不同處,「現在是中國人在隔離病毒,排出基因組序列,並在國際期刊中分享、公布」。
世衛組織宣布「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可能導致人員、貨物和運輸遭受限制,大陸及其盟友都不會樂見。報導稱,當時正準備訪問大陸的譚德塞,也是想找到與大陸的妥協方案。
據法新社先前報導,然而WHO將武漢肺炎對全球風險列為「中等」,直到27日在狀況說明報告中才將風險評估改為「在陸非常高、對區域與全球為高風險」,並稱先前23日、24日、25日發布的報告中稱風險為「中等」的用詞錯誤,引起外界批評。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