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連假全台各觀光景點擠爆人潮,當中墾丁因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發布1封「國家級警報簡訊」而引發關注。許多醫護人員擔心連假後可能疫情大爆發,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認為,連假人口流動與群聚,會對疫情產生怎麼樣的衝擊?他認為在4/10左右能看到結果。
清明連假期間,全台有許多人潮流動與群聚,醫師陳志金在臉書粉專「Icu醫生陳志金」表示,最多人的潛伏期是5天左右,加上2天的檢測,所以,估計4/10前後,就可以看出這四天的清明連假的人口流動與群聚,是否會對疫情產生衝擊。
陳志金醫師並呼籲民眾,多留意這幾天有無出現感冒症狀、結膜炎、腹瀉或味覺及嗅覺異常,不要去醫院探病,非急症不去急診室,多多待在家。
他說這段時間建議大家:
1. 留意這幾天自己有沒有感冒症狀?結膜炎?腹瀉?(別以為是出遊吃壞肚子)前線醫療人員也會特別注意的
2. 吃東西前,先聞一聞,看看自己的嗅覺/味覺有沒有怪怪的?
3. 不要去醫院探病!
4. 不是緊急的問題,別去急診:睡不著,總比長睡好!長青春痘,總比失去青春好!
5. 宅在家裡,搞自閉:工作上課以外,儘量跟越少人接觸越好,打電動、追劇、看書就能救國家。
6. 這段期間,不要回去探視年長的長輩,改用視訊就好。
7. 講話聊天用電話或視訊,更不要見面聊團購。
8. 無聊的會議不要開,真的要開,改用視訊。
9. 外食不要坐下來吃,用外帶的。在公司、家裡,也不要聚在一起用餐。
10. 不要跟人家約喝咖啡,不管是朋友、客戶、還是長官的孩子。
11. 把悠遊卡儲滿,超商購物用悠遊卡,不找零錢。
12. 出門把口罩戴好,勿觸摸眼口鼻。觸摸前一定要先洗手。脫口罩要注意污染面,脫後要洗手。
13. 出門不要隨便亂摸:電梯扶手、提款機、觸控螢幕、手推車... 觸摸後,一定要洗手。
14. 儘量不搭電梯,改走樓梯,當然儘可能不要碰觸把手。
15.我是選擇走路上班,可以減少接觸
16.現在配給的口罩到底是變多了?還是變少了?不會算沒關係。大腦或許會被病毒入侵,但是數學不會,數學不會就是不會。
17. 遠離排隊美食,這次吃不到,下次還有機會,留得青山在。
18. 停止謾罵,無論是實際的口水,還是網路上的口水,都有風險。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