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海兩岸都有極大名氣的經濟學家林毅夫受訪時表示,從經濟角度來看,中美經濟脫鉤是很難發生的,因貿易是一種互利行為,脫鉤會影響美國企業競爭力與利潤。2030年中國大陸經濟規模會超過美國,2050年人均GDP可以達到美國的一半,規模是美國的2倍,到時美國用來卡住大陸脖子的技術優勢將不復存。
《多維新聞》在對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的專訪中指出,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召開的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林毅夫在9位智囊當中排名最前,外界甚至稱他是「國師」,他對此謙稱「不敢當」。
就中美經濟脫鉤問題,林毅夫表示,美國與大陸的主要矛盾一開始的時候指責大陸的貿易順差太大,川普認為哪個國家對美有順差就是占了美國的便宜。但是懂貿易的人都知道,貿易一定是互利雙贏,大陸賣給美國的產品基本美國都自己能生產,只不過這些產品附加價值相對比較低,勞動力比較密集,美國自己要生產的話成本比大陸高多了,跟大陸買比較便宜,所以貿易是雙方都得益。
林毅夫指出,美國還說大陸侵犯智慧財產權、偷了美國技術,這也說不通,企業之間有侵犯的情形,這個很難避免。三星告蘋果,蘋果告三星的情形時有發生,大陸1980年就加入了聯合國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也落實了國際承諾,近 10年外企在起訴大陸企業侵權有84%勝訴。
他表示,大陸的經濟規模這些年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已經超過美國,到2030年即使按照市場匯率計算,大陸也將超過美國。經濟是基礎,美國現在維持在世界上的霸權,美國要維持霸權,因此要壓制大陸的發展。
林毅夫說,美國現在提出全面脫鉤,從經濟角度來看會很難發生,不跟大陸買產品,不把技術賣給大陸,美國公司的利潤就要減少,利潤減少會影響新技術研發。美國不賣技術,德國、日本、韓國的一些企業也會賣,因此能擴大他們的市場、利潤和研發的力度,所以美國做這些事情都是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林毅夫強調,美國試圖像對待20世紀80年代的日本一樣壓制大陸的發展,但是現在的大陸和日本當時的情況並不相同,美國要對大陸卡脖子,實際上只是加速大陸的技術進步。假如美國真要斷供的話,那大陸就用貴一點的部件。就像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講的,都有備胎,能買的時候願意買,如果美國真不賣給大陸,那就自己做,無非貴一點。但美國失去大陸這麼一個大的市場,企業利潤就薄了,甚至虧損了,它就無法繼續投入研發。
林毅夫說,2030年大陸經濟規模會超過美國,2050年中國的人均GDP可以達到美國的一半,經濟規模可能是美國的2倍。到時主要大城市與沿海省份加起來人口規模和美國相等,人均GDP將會與美國相當,產業技術將會和美國處於同一水準,美國可以用來卡住中國脖子的技術優勢將不復存在。另外中西部還有10億人口人均GDP約為美國的1/3,這部分地區發展速度會比美國快。如果美國按照想跟大陸脫鉤,現在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慢慢的可能變成傷敵八百、自損一千,再繼續做下去的話會是傷敵五百,自損一千。
林毅夫最後說,中國文化是包容的,西方國家的崛起都是靠霸權,靠殖民地,靠控制其他國家;中國的發展,追求的是國與國之間的扶貧濟危,這也是「一帶一路」的理念。所以中國大陸歷史地位的恢復和國際地位提高,就如同習近平所講的是共用繁榮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