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市場對8吋晶圓需求強勁,台灣晶圓代工二哥聯電先前公告去年12月合併營收,達152.88 億元,月增 3.82%、年增 14.35%,創歷史次高,去年第四季、全年營收年增率都創新高紀錄,但近日卻傳出跳電情況,引發外界關注。對此,專家表示,聯電這波受到影響的產品主要落在IC設計以及車用晶片等廠商。
聯電身為台灣晶圓帶供二線廠,在2018年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跨入7奈米製程領域後,聯電宣布放棄12奈米以下先進製程研發的決定,暫緩跟進10、7奈米製程,轉專注在特殊製程研發,並站穩12奈米以上製程。在大陸經濟於2020年新冠疫情後強勁復甦所帶動的晶片需求下,聯電股價迎來18年來最強一波漲勢,股價也從往年的16元區間,在去年7月起股價大升,以及中芯國際禁令的轉單效應,一度漲超過50元,創近年新高紀錄。
但也隨著股價高漲,一度回檔至45元以下,更在本周一開盤後一度受到跳電利空因素下跌,盤中買盤大量湧進一度漲至51.90元近期新高,終場收在50元,惟周二外資在台股大賣包括聯電、長榮與陽明等熱門股獲利了結之下,聯電周二收在48.45元、下跌超過3%。
至於聯電9日力行廠區的跳電事件,主要影響8A、8C/D廠,8吋晶圓月產能14萬片,為台灣主要的8吋晶圓產能生產線,多家IC設計都是力行廠區的客戶,聯電通知客戶,生產線主要有為數約百片晶圓受到影響,將會生產補還產品,影響甚微。
據財經專家阮慕驊在財經節目《理財達人秀》指出,半導體上游生產線非常緊繃,聯電1年產能約有6、700萬片,這次跳電有可能影響廠商擔憂出貨時間,包括聯詠、瑞昱等IC設計大廠,可能因跳電事件引起提前拉貨效應。
分析還提到,聯電產能緊繃加上意外事件,將帶動3大題材包括矽晶圓、氮化鎵及砷化鎵等半導體材料上漲話題,反而讓聯電增添新一波漲勢動能。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