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城隍廟中元祭典、九華山地藏庵過爐、等3項民俗及傳統藝術表演,通過嘉義市政府無形文化資產審議會審議,登錄為民俗類的無形文化資產,其中「九華山地藏庵過爐」是沿襲75年的「謝冬」習俗儀禮。
九華山地藏庵董事長黃俊森說,1964年起九華山地藏庵與轎班會、音樂團、大鼓團及將爺會等4個附屬團體,每年農曆10月舉辦「九華山地藏庵過爐」,有一系列完整的「謝冬」(賽愿會)儀式,包括跋爐主、拜契、探路、組轎、組織香陣、過爐等儀禮。
黃俊森說,「謝冬(賽愿會)」又稱「謝平安」,早期農村社會在秋收冬藏農閒時,舉行謝平安儀式,謝天賜豐收,也酬謝眾神整年來的庇蔭;「拜契」是父母祈求神佛收孩子作為「契子」,讓神佛守護孩子逢凶化吉,平安長大。
嘉義城隍廟董事長賴永川說,嘉義市中元祭典由嘉義城隍廟開啟鬼門後,嘉義市各區開始輪普,期間自農曆6月底前3日至8月2日,包含開鬼門、淨爐除穢、豎燈篙、放水燈、九大柱敬獻、迎斗燈、輪普、夜巡、城隍聖誕遶境等儀俗。
嘉義市文化局表示,嘉義市早期被稱「家將窟」,有吉、義、拱、廣、振等5大流派,流傳至其他縣市,目前已登錄無形文化資產的有拱吉堂什家將、振裕堂八家將、振祐堂八家將之後,此次新增加「古桃城山海鎮什家將」,使得傳統表演藝術保存更趨完整。
古桃城山海鎮什家將本館館主蕭慶鶴指出,古桃城山海鎮什家將傳承三代,歷史悠久,組織健全,且師承穩定,嚴格約束團員,未來將繼續承襲宗教意涵,傳承家將文化。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