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署指出,109年為57年來首次無颱風侵台挹注降雨,桃園以南降雨量僅為歷年2~6成,去年6月迄今新竹至嘉義水庫集水區累計降雨量更為歷年最低,水利署自去年7月起已提前因應,除每日監看水情及控管水庫出水,陸續採行包括人工增雨、民生減壓供水、產業節水及加強區域調度等抗旱應變措施,各項節水調度成效已經超過7.1億噸,相當於3.5個石門水庫,因此,缺水狀況持續8個月以來,民眾生活及產業尚能穩定供水;但由於降雨仍持續偏少,其中新竹、苗栗及臺中地區水庫蓄水量已低於2成,水利署已採取區域調度及加大節水力度因應,並積極利用各項緊急抗旱水源投入救旱以降低衝擊。
王美花說,經濟部為了減低旱象衝擊,提前部屬推動各項抗旱措施,其中竹南頭份水資源回收中心RO移動式淨水處理設施為行政院核定「緊急抗旱水源計畫」項下指標工作,可提供每日1,500噸水源,加上其餘佈設在其他旱象較嚴峻地區5處共計每日9,000噸水量,相當於可提供450部水車載運水量供應產業使用,也感謝苗栗縣政府協助,及水利署團隊僅耗時2個月就完工,展現政府團隊執行效率,後續經濟部仍會趕辦各項節水抗旱工作,全力維持生活公共用水穩定,以降低枯旱衝擊。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