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北東興圳整體景觀再造計畫第二期接續工程,將在6月底前完工!承包廠商15日完成前置測量作業後,汾陽堂、公3公園及民俗公園3個景觀營造工區同步進場施,縣長楊文科期許工程如期如質完成,讓打造具有文化意涵的城市優質公園目標達陣。
工務處長林鶴斯指出,東興圳第二期工程將呼應傳統建築設計、保留現地豐富植栽生態,並設計出「因地制宜」的景觀設施,如汾陽堂修繕附屬建築將再利用為活動空間,前方綠地廣場將有380平方米的廣場舖面和人行道,讓鄰近的興隆國小有安全的通學步道。
文化局長李安妤進一步說明,汾陽堂是1950年代台灣典型的農村合院,規模為一堂二橫,汾陽堂附屬建築整修完工後,正身維持郭氏族親祭祀與展示郭氏族親遷移來台辛勤的開墾歷史,重現過去農村家庭生活情境外,左右橫屋及附屬建築將公開徵求委託經營管理,讓歷史建築活化利用。
舊名為「番仔寮」的公3公園,內有清代原住民與漢人交界的土牛溝遺址,也是東興圳進入六家地區的分水汴,將保留原有景觀石橋,加設水井及水循環系統穩定水源和水質,並利用原有地形與植栽設置生態島,增加動植物多元化棲地。
李安妤說,社區居民對公3公園有高度認同及熱情,曾參與水汴頭修景示範及堤頂綠美化活動,原住戶也熱心提供過去水汴頭的照片作為復舊參考,民俗公園則規畫整修既有水圳,留做通洪空間,並設置人行及車行橋,供民眾及學區師生使用,3個工期限期6月完工,驗收後預計8月開放。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