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主委黃天牧18日坦言,國內銀行家數過多(Overbanking),規模有待提升,金管會提供併購誘因,尊重市場機制,由業者自發性去整併,但財政部次長阮清華直言,公公併考慮因素很多,如併購綜效與員工安置等,至於公民併「目前還沒有這樣的機會」。
立法院財委會18日討論金融整併政策推動情形及國內整併狀況,立委賴士葆質詢時表示,公股銀行與民營銀行獲利越差越大,是否要推動公公併或公民併?
阮清華回答,公公併要考慮因素很多,如併購是否有綜效,另有業務重疊、員工安置等問題,但若符合國家利益,基本上我們是支持;對於賴士葆追問是否推動公民營銀行併購,阮清華則回答,看機會,目前還沒有這樣的機會。對於賴士葆追問是否「完全沒有機會」,阮清華只表示,過去也曾有相關案例,但似乎時機未成熟,對於公民營銀行獲利越差越大,阮清華不斷回應「謝謝委員指教」。賴士葆詢問黃天牧國銀是否有Overbanking的問題,黃天牧回應,看如何界定市場,若到國際間不見得有,但若是看台灣市場「絕對有」,即銀行有家數過多、過度競爭,且規模有待進一步提升的問題。
黃天牧也表示,也因此金管會在2018年推出鼓勵金控整併的誘因,如降低首次併購比率、資本適足率優惠等,但併購是否能成功還涉及雙方股東、員工等,牽涉很多,金管會能作就是提供適當誘因,依法辦理。
對於林德福表示,金融整併成功機率低,且衍生問題多,是否應取消併購法規,不再鼓勵金融整併?黃天牧回應,台灣金融機構規模相較國際仍有提升空間,仍是要有法規機制,但能否併購成功,則尊重相關金融機構的想法。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