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此趨勢持續到年底,則2021年國際板債券發行量恐難再創新高。

2020年全球爆發新冠肺炎,各國央行競相降息,加速國際板債券提早贖回,去年全年共159檔債券提早贖回,金額共458.48億美元,即有逾新台幣1.3兆元的債券,被發行人提早收回,造成壽險業手中高利率債券大量減少,固定收益率亦跟著下降,且手中現金大增,無處去化,出現投資危機。

去年本來可提早贖回的債券檔數就多,加上降息更加大發行者提早贖回的決心,但因為利率極低,且壽險業者滿手現金要去化,所以債券發行者提早贖回債券後,又會再新發利率較低的新債券,因此2020年共有195檔新國際板債券發行,金額共601.56億美元,無論檔數及金額都創史上新高。

金管會公布,今年3月國際板債券有14檔提早贖回,金額18.66億美元,去年3月則有20檔債券贖回,金額69.25億美元,等於今年3月贖回金額少了73%。

3月國際板新發檔數23檔,發行金額28.54億美元,去年3月則有33檔共60.49億美元發行,今年無論檔數、總發行金額及單檔發行規模都有縮小的情況。

今年除了1月國際債發行量85.3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成長348%以上,2月及3月發行量都下降,首季發行檔數還比去年同期多1檔,但發行金額已轉為衰退近16%。

證期局副局長郭佳君表示,去年國際板贖回量比較大,但再發行量也大,今年提早贖回量相對去年減少,再發行量也會受影響。

到3月底,國際板債券總流通檔數686檔,未再下降,流通金額1,895.51億美元,則比2月略減6.22億美元。

#全球 #億美 #發行量 #提早贖回 #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