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自7月28日發生疫情以來,該市主城區已進行了四輪核酸檢測,當地不少民眾好奇,為何需一輪又一輪大規模核酸篩查?對此,大陸專家表示,病毒傳播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而檢測卻是在一個時間點上,加上病毒有潛伏期,因此要透過一次性的檢測,把所有的感染者、傳染源都找到,是不太容易的,所以為了更精確檢測出病原、切斷傳播鏈,適時展開多輪全員核酸檢測,非常有其必要性。
揚州大學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吳峰表示,由於揚州現有1個高風險地區、70多個中風險地區,在這些區域內可能存在社區傳播或隱匿性傳播等風險,這些地區人群是「應檢盡檢」的重點對象,需要展開多輪核酸檢測。
吳峰稱,展開全員核酸檢測是「阻斷疫情擴散的重要手段」,新冠病毒具有一定的潛伏期和隱匿性。一方面,人體感染新冠病毒後,病毒在體內增殖需要一定時間,進行核酸檢測時,若體內病毒濃度不夠,低於檢測最低值,就可能檢測不到;另一方面,可能少部分感染者屬「間歇性排毒」情況,採樣時可能正處於不排毒的期間,也可能出現檢測不到的問題。
簡而言之,吳峰指,「病毒傳播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而檢測卻是在一個時間點上完成的」,因此想要透過一次性的、一個時點上的檢測,抓出所有感染者、傳染源,是不太容易的,所以即便絕大多數居民在前幾次核酸檢測結果屬陰性,但為了更精確地檢測出病源、切斷病毒傳播鏈,適時展開多輪全員核酸檢測,仍非常有其必要性。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