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美國大力鼓吹以針對中國為主的印太戰略,歐盟也將在近期推出歐盟版的印太地區戰略。日媒引述尚未公布的歐盟印太戰略文件草案指出,歐盟對於與日本、東南亞國家、新加坡建立數位夥伴關係,並與與台灣發展更緊密貿易投資關係,但民調卻顯示,歐盟多數國家對於針對中國的印太戰略根本是漠不關心。

據《德國之聲》報導,隨著印太地區的重要性日益增高,歐盟在2021年4月通過了印太地區合作戰略決議,承諾加強歐盟與該地區夥伴的合作。並預定於本週二針對印太地區提出一份由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撰寫的印太地區新戰略。

《日經新聞》引述這份印太戰略文件草案指出,歐盟有興趣與美國、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亞組成的四方安全對話機制(QUAD)針對氣候變化或疫苗等關乎共同利益的議題進行合作。

草案內容還說,中國是歐盟關注的重點,草案中呼籲與北京進行「多方面接觸」,並有克制地做出直接批評。該草案還警告,南海、台灣海峽等存在領土和海洋主權爭議地區的緊張局勢,可能對歐洲的安全和繁榮產生直接影響。

報導說,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ECFR)的一份報告指出,儘管印太平洋的經濟和政治重要性日益提告,許多歐盟成員國普遍對該地區漠不關心。ECFR此前針對泛歐國家研究人員網路及歐盟成員國的決策者、議會成員、相關部委、學術界和非營利部門重要專家進行問卷調查,並做出了分析報告。報告指出,法國自2018年以來不斷在推動制定歐盟戰略,但直到德國公佈了指導方針後,其他成員國才產生支持印太概念的動力。然而,迄今歐盟成員國尚未就印太地區的地理定義或印太概念的涵義達成一致,問卷調查也清楚表明歐洲在如何處理印太地區上出現分歧。

問卷調查顯示,10個歐盟成員國視印太戰略為應對中國的方式,同時也是讓歐洲能利用新經濟和其他契機的一種方式。但對13個國家而言,印太概念只是一個追求經濟利益的機會,中國問題並不突出。有12個歐盟成員國將中國列為在印太地區的3大關鍵夥伴之一;有9個國家則認為,加強與印太地區的經濟往來不僅是多元化戰略的一環,也是對抗中國的工具。

ECFR的專家分析認為,從歐盟的角度來看,支援東盟領導的地區架構具有戰略意義,因為與該地區的夥伴建立強有力的關係,與歐盟成員國對抗中國政治影響的態度重合。

調查也顯示,絕大多數歐盟成員國認為印太地區是一個具有巨大經濟機會的區域。在大國競爭日益激烈以及中國製造業本土化的巨大壓力下,歐盟在該地區越來越需要脫離中國主導市場的多元化發展,對於與中國市場緊密交織的德國工業而言尤為如此。

ECFR的民調分析報告總結認為,中國日益強硬的姿態以及與美國的對立,加劇了印太地區的緊張局勢,歐洲人將越來越難保持中立。

文章來源:民調: 歐盟國家對印太地區漠不關心

#歐盟 #亞洲 #成員國 #印太戰略 #民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