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鄉東興路是警方規畫的台七丙替代道路,但經常發生車禍,主要原因多是路況不熟且車速過快。(胡健森攝)
三星鄉東興路是警方規畫的台七丙替代道路,但經常發生車禍,主要原因多是路況不熟且車速過快。(胡健森攝)

三星鄉「天送埤車站」一帶因屬於觀光景點熱區,每逢假日必然交通大打結,成為交通瓶頸,警方因而引導民眾改走「東興路」,但卻因為屬於農路的東興路路寬較窄,反而經常造成車禍,地方深感頭疼,希望能盡快研議出對策,減少憾事的發生。

為了消除交通瓶頸,相關單位往往會以勸導或直接引導方式讓民眾改走替代道路,但替代道路的道路品質及路況,往往無法與原有規畫路線的道路相比,也容易釀成意外事故。

三星鄉每逢假日總會湧入許多遊客,尤其以「卜肉」聞名的天送埤車站觀光景點附近,更是一處難以化解的交通瓶頸,警方因而規畫將從大同鄉泰雅大橋轉入三星鄉的車輛引流到「東興路」替代道路,但東興路只是一條農路,道路規格無法與三星路(台七丙線)相比。

此外,東興路平均只有6米寬,部分道路甚至不到5米,且彎道頗多,在短短約3公里的長度更有8個路口,外地來的遊客對路況不甚熟悉,加上以為農路的車輛不多,往往車速過快,也因此經常釀成車禍事故,根據統計,今年即使因疫情影響,前往三星鄉的遊客大減,但仍然發生了9起車禍事故。

相當關心這個問題的三星鄉民代表吳承修表示,東興路的問題其實已經與警方多次會勘,沿途也裝設了路口反光鏡、閃黃燈、閃紅燈及監視器等,但用路人就是喜歡開(騎)快車,並發生嚴重的事故,實在很讓人頭痛。

三星警分局則表示,將再研議進一步在沿途裝設測速照相機、路口處裝設「此處經常發生車禍事故」等警示牌、以及設置跳動路面等方式,來促使民眾降低車速,減少車禍發生的機率。

#東興路 #三星鄉 #發生 #車禍事故 #交通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