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回應:「可以去研究,希望帶來新的投資案源。」財政部部長蘇建榮亦表示,會與金管會一起討論可行的方案。
台灣在2025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未來恐需要大量長照機構與資源,壽險業亦認為投資長照產業,未來可與保單給付等結合,增加服務範圍,但多年來一直卡在長照服務機構法人條例等規定,在沒有一定主導權下無法投資,雖然保險法已修法准許保險業投資公建與專案運用,董事席次可達2/3,但衛福部並沒同意拉高席次。
鍾佳濱表示,依據保險法,保險業投資公共建設及專案運用可達其資金的10%,即有3.2兆元的額度,但多年來投資金額都不高,應想辦法協助解套,提高保險資金投資公共建設,尤其是長照產業的部分,以期支應高齡社會需求。所以鍾佳濱提出二建議,一是讓保險業投資長照機構建物、設施,即可免限長照法人法竹限制;二是適用財政部促參法,採用PFI模式,提供保險資金合理的投報率。
財政部正在修正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公共建設的標準即有含衛生福利及醫療設施,並納入民間投資、政府有償收購服務的PFI機制(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即以前是公辦民營,由民間投資建設及管理,但未來允許民間投資、建設,由政府訂定績效及服務品質要求,支付服務費用等。
鍾佳濱即建議國發會、財政部及金管會應研議採此模式,提高壽險資金錢進長照,算是投資公共建議,協助台灣建設更多長照機構,又能透過PFI達到壽險資金的投資報酬率要求。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