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陸銀行圈上演一場「羅生門」,江西濟民可信集團旗下兩家子公司,在渤海銀行南京分行存了30多億元(人民幣,下同),竟發現其中有28億「不見了」、「取不出來」,隨後發現28億被用於替自己毫無關係的公司提供貸款質押擔保。盡管渤海銀行發佈聲明已經報案,但受害企業仍要求銀行給一個合理的解釋。
詭異的是,渤海銀行一邊致歉一邊卻又有人員表示,希望能夠允許銀行繼續用山禾藥業5億元存款,為華業石化從渤海銀行貸款提供存單質押,引發巨大議論。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江西濟民可信集團是大陸知名的現代化大健康產業集團,旗下2家子公司分別為山禾藥業、恒生製藥,在渤海銀行南京分行的總存款數合計為33億元。卻發現有28億元在不知情之下,替中國石油集團間接控制公司的華業石化貸款提供質押擔保。
據《中國基金報》報導,今年8月19日山禾藥業法人代表於江華接到渤海銀行南京分行營業部工作人員來電,詢問有人正在櫃檯將電子存款轉為紙質存單,並以此為他人貸款辦理質押,求證「企業是否有辦理存單質押業務的真實意願?」
於江華立即向上級公司回報,上級公司相關負責人致電渤海銀行進行詢問、確認後強調公司未准許任何人辦理存款質押事宜,並要求銀行立即報警。隨後山禾藥業、恒生製藥嘗試支取存款都已經無法支取,與銀行核實後確認每一筆都已被質押、共計28億元。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