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鼎獎作家陳柔縉日前在新北市淡水區騎單車時,遭到機車追撞,三天後宣告不治死亡。時代力量立法院黨團今指出,台灣每年更高達3000人死於交通事故,呼籲政府制度、建設、執法三層面上應採積極作為,並成立道路安全改善專責單位,杜絕系統性交通暴力,還給用路人安全使用道路的基本權利。
針對陳柔縉因交通事故死亡,時代力量黨團總召邱顯智、副總召陳椒華、幹事長王婉諭今舉行記者會,探討道路安全設計的重要性。
陳椒華表示,陳柔縉這起交通死亡事故,這是公部門長期怠惰、不作為的結果,該事故現場道路設計缺點在於,尖峰時段,車流頻繁交織,增加事故的機率。另外,像是關渡大橋也是設計不佳的案例,道路標誌過多且混亂導致判讀不易,上下橋分流,橋面上混流,導致併入車流時容易引起擦撞,尤其是用路尖峰時段更易發生,此外如髮夾彎等設計不良的問題,使得「意外」不斷上演。
王婉諭指出,去年台灣有3000多人死於交通事故,將近50萬人在道路上受傷;今年截至7月為止,已有 1709人死於交通事故,26.5萬人因事故受傷。不難發現,3年將近1萬人的死亡數,早已遠遠超過我國因新冠肺炎死亡的人數。然而,儘管數字令人震驚,卻未見到政府系統性地去檢討問題。
時力黨團提出三點訴求,包括正面對決政府長期失能造成的系統性交通暴力,全面體檢易肇事路段的道路設計,系統面解決根本問題;其次,定期公布傷亡人數與原因分析,讓交通事故提升到舉國注目的程度。第三點是建立交通安全主責單位,並提高預算用於改善道路安全。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