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10 月ISM 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周一(1日)公布,在供應鏈瓶頸影響下,數據從上月的 61.1,小幅下滑至 60.8,但仍處於擴張區間,新訂單指數自 9 月的 66.7降至59.8,為去年 6 月以來最低,生產指數幾乎不變,美股3大指數盤前漲跌不一。為期2日的FOMC會議召開,市場預期將啟動縮減購債行動(Taper),美股周二開盤漲逾20點、暫報35947.46點,隨後指數震盪,電動車大廠特斯拉股價跌逾4%。
截至台灣時間2日晚間9點35分,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上漲4.58點或0.013%、暫報35918.42點;標普500指數上漲5.62點或0.12%、暫報4619.29點;那斯達克指數上漲1.16點或0.0074%、暫報15597.07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21.51點或0.61%、暫報3527.79點。
5大科技巨頭股價齊揚,特斯拉股價跌勢收斂、暫報1178.93美元,跌幅逾2%。NVIDIA股價漲0.88%、暫報260.56 美元;AMD股價漲0.27%、暫報125.57美元;英特爾股價漲0.18%、暫報49.64 美元;格芯漲3.92%、暫報55.98美元。
台積電ADR股價漲0.070%、暫報114.2美元;聯電ADR股價漲2.13%、暫報10.57美元;日月光ADR股價平盤、暫報7.1美元;中華電ADR股價跌1.10%、暫報39.45美元。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表示,關於赫茲下單的10萬輛電動車訂單,他強調的雙方尚未簽署任何合約,並指出特斯拉的需求遠遠大於產能,因此只會與同樣的價格出售產品給赫茲,顯示特斯拉就算不賣車給赫茲,對於該公司營運前景也沒有影響,這也導致特斯拉股價一度在盤前重挫近7%。
FOMC的利率決策會議預計在台灣時間4日凌晨結束,市場預期將進行首次疫情後每月購買1200 億美元規模的美國公債後首次縮減行動,有助於降溫過熱的投資市場,以及高升的通膨問題。
美聯儲在周三為期兩天的會議結束時,預計將宣布將開始取消在大流行期間實施的每月 1200 億美元的債券購買計劃。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