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資源永續循環,邁向循環經濟,材料回收再利用為產業未來發展重要方向,經濟部技術處推動碳纖維複合材料回收再利用技術,開發複合纖維及樹脂材料回收技術與產品高值化再利用技術,建構碳纖維複合材料回收產業鏈,協助國內廠商突破技術門檻,轉型到綠色生產製造,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所長李宗銘表示,傳統碳纖維複合材料因回收後的纖維強度下降、再生性價比低,國內目前主要以掩埋、堆置及焚燒等三種方式處理,工研院透過新技術導入,以特殊樹脂降解液及2.45GHz微波熱分解處理方式,使碳纖維快速升溫至裂解溫度,進而在極短的數分鐘內將碳纖維附近的塑料快速裂解碳化,有效率地將複合材料及樹脂材料分離並回收使用,且回收後的碳纖維其機械強度可以維持原本的80%以上,材料特性近似新料狀態,使廢棄物變黃金,讓材料在循環系統中發揮最高的價值與應用性。 工研院建立的碳纖維複合材料回收技術流程快且能耗低,使回收成本大幅降低,吸引廠商導入意願,其回收的纖維及樹脂材料目前已成功製成手機零組件,未來更可擴大應用於3C、運輸、航太、建築等產業,透過材料處理及產品設計技術,協助產業實現永續發展目標。

#回收 #碳纖維複合材料 #碳纖維 #纖維 #工研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