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內閣在11月稍早表示,俟基建案正式簽署為法律後,港口基礎建設將是優先執行項目之一,以減輕供應鏈瓶頸的塞港問題。然而部分交通官員認為,基建案對於現行供應鏈打結的短期影響有限。

1兆美元基建案是拜登的國內政策議程核心,也是美國10多年來規模最大的聯邦基礎建設投資。基建案正式簽署寫下白宮罕見的跨黨派政策勝利。

基建案在眾議院和參議院投票,分別獲得13位與19位共和黨議員支持。部分支持基建議的共和黨議員並未出席15日的簽署儀式,包括參院少數黨領袖麥康納(Mitch McConnell)。

拜登15日下午在白宮舉行的簽署儀式中表示:「即將簽署的基建案證明,儘管有些憤世嫉俗之人,但民主黨與共和黨能夠攜手合作,共創成果。」

基建案對拜登無疑是一次政治勝利,拜登正陷入支持率下滑,與通膨攀升至30年新高等難題,而且部分民主黨議員擔心可能輸掉2022年的中期選舉。

基建案包含約5500億美元的道路、橋樑、電網、寬頻等建設。就各別項目來看,約有1100億美元投入造橋鋪路,390億美元改善大眾運輸系統,提供對長者與殘障者更友善的設施。

基建案的經費的來源多元,包括逾2000億美元尚未使用的新冠肺炎紓困基金,部分州退回未動用的500億美元失業保險基金,川普內閣時期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延遲的退款。

基建案過關後,拜登另一項將近2兆美元的醫療保健、教育和氣候變遷支出案,尚待國會批准。

#基建 #拜登 #億美 #簽署 #優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