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稱,所謂企業工資指導線,是大陸政府職能部門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居民生活消費等情況,對年度企業職工工資平均增長幅度的預測,是開展工資分配宏觀指導的一種方式。由基準線、上線(又稱預警線)和下線組成,基準線是企業平均工資平均增長幅度,上線是平均工資增長允許達到的最高幅度,下線則是最低幅度,既可以是零增長,也可以是負增長。
與最低工資標準有所不同的是,企業工資指導線僅有指導性,並不具有強制約束力,也不會監督企業是否採納了這條指導線。企業可結合本單位的具體經濟效益,以此為參考與職工開展工資集體協商以及確定工資增長水準。
中國勞動學會特約研究員蘇海南表示,發布這個資訊能夠引導企業參照工資指導線的不同區間,合理安排職工工資增長。
從此輪公布的工資增長設定的基準線來看,江西、山西的基準線最高,達到8%。唯一上調了基準線的省分是陝西,從7%調整至7.5%。其餘省分保持不變。
在上線設定上,湖南、甘肅、天津、江西、福建、山東、陝西、西藏均未設置工資增長上線。已設置的省分中,山西為12%,四川為10%,吉林為8%,新疆為6.5%,遼寧為8%,內蒙古為6.8%。在下線設定上,10個省分基本在3%至4%之間浮動。
蘇海南解釋,不設預警線,意味著企業可以根據自身效益比較靈活地漲工資,上不封頂;下線的作用則是引導企業讓員工的實際收入不下降。
報導指出,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調整工資指導線,今年以來,還有多個地區相繼提高了最低工資保障水準。比如,北京市今年面向食品製造業、通用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等18個行業發布了行業工資指導線。對此,北京市人社局表示,今年的最低工資保障線為27000元(人民幣,下同)/年。這是今年8月1日起執行的最低工資標準2320元/月以及前7個月最低工資標準2200元/月綜合計算的年度水準,在去年26400元的基礎上增加了600元。企業可以根據行業工資指導線測算本年度職工平均工資水準。
從「企業」到「行業」的一字之差,其中包含了最低工資保障線。業內專家介紹,最低工資標準具有強制性,由於北京市最低工資標準不包含勞動者特殊工作環境的津貼、加班費、社保費、住房公積金,以及根據大陸國家和北京市規定不計入最低工資標準的其他收入,因此行業工資指導線的最低工資保障線僅為理論最低值。企業實際應用行業工資指導線時,應綜合考慮企業實現利潤等其他經濟指標的完成情況,也要考慮職工工資的實際增長,在遵循2021年企業工資指導線的原則下,配合使用行業工資指導線,對當年工資增長進行調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