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英國、澳洲等國相繼宣布抵制北京冬季奧運,這項外交宣示並不會影響運動員參賽。美聯社指出,美國及盟友的主要目的是傷害主辦國中國大陸的自尊心,同時一向提倡政治中立的國際奧會也會感受到刺痛。

美國宣布外交抵制北京冬奧。

北京冬季奧運即將於明(2022)年2月4日至20日登場,醞釀許久,美國於6日正式宣布外交抵制北京冬奧,緊接著澳洲、英國、加拿大等盟國相繼宣布跟進,以此抗議北京在新疆的人權問題。

美國等多國外交抵制並不影響各國運動員參賽,美聯社指出,對運動員的影響幾乎為零,透過電視台轉播收看賽事的全球觀眾也不會感受到差異,不過此舉意在傷害中國大陸等主辦國的自尊心,美聯社形容,東道主舉辦奧運或世界盃足球賽等國際大型運動賽事,動機通常同時摻雜運動及政治意圖。

除了傷害主辦國的自尊,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也會感受到刺痛。報導指出,國際奧會官員在宣傳維持中立的同時,他們對於奧運賽事在國際政治局勢中的潛在地位也有敏銳的感受。

一直以來國際奧會官員總稱他們的賽事是唯一能將全球超過200支國家隊伍和平、友好地聚集在一起的體育賽事,並且為世界樹立榜樣,任何背離全球團結的行為都是不受歡迎的。

美聯社指出,奧林匹克憲章(Olympic Charter)第2條關於國際奧會的任務與角色條文,說明了為何抵制行為被視為侮辱奧運的原則。

該則條文指出,國際奧會「應該採取行動」,「加強奧林匹克運動的團結,保護獨立性,維持及促進政治中立,並且維護體育的自主性。」

對於國際奧會來說,政治中立應該意味著不在和體育、賽事無關的政策及作為上劍指主辦國。

國際奧會北京冬奧協調委員會主席薩馬朗契(Juan Antonio Samaranch)本周表示,「我們總是請求政治世界盡可能地多給予尊重,並且盡可能地減少對體育、奧林匹克世界及理想的干涉。」

文章來源:EXPLAINER: What does an Olympic diplomatic boycott achieve?

#北京冬奧 #外交抵制 #美國 #自尊心 #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