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去年遭到美國貿易黑名單制裁,如今傳出美國政府將在周四(16日)召開國家安全會議討論是否加強對中芯國際制裁,甚至連成熟製程晶片生產設備供應也阻斷,業界人士指出,恐怕導致28奈米以上製程晶片缺貨至2025年,預計對聯電、力積電等成成熟製程晶圓代工廠受惠。對此,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指出,在不確定因素增加下,中芯的客戶會開始找尋第二供應商,但目前各大晶圓代工廠產能接近滿載,也沒有多的產能可以騰出,也沒有因此受惠。

面對中芯國際恐遭到進一步制裁,原先在14奈米以下製程的半導體生產設備,包括荷商艾司摩爾(ASML)提供的極紫外光(EUV)微影設備無法順利出貨,日前ASML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沈波指出,除了EUV機台之外,其他產品都正常供貨。

然而,若連成熟製程晶片生產設備也遭到禁止,中芯國際目前擁有最先進的28奈米製程也正擴大產能,但缺少關鍵設備、大陸本土的半導體設備傷又無法滿足中芯國際的要求,恐讓中芯國際面臨重大困境。此外,中芯國際今年上半年才與ASML簽定1份12億美元的深紫外光(DUV)微影設備,期限至年底,但若美國政府加緊制裁力道,不只ASML這份訂單恐怕告吹,連應材、泛林的業績恐怕都會受到影響。

據《中央社》報導,黃崇仁以協會籌備處主委身分出席台灣先進車用技術發展協會(TADA),指出聯電、力積電明年都是滿載,「沒有因此受惠」。對於外資評論,2023年晶圓代工將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黃崇仁卻表示各大晶圓代工廠都產能滿載,分析師根本搞不清楚市場多元化需求。

黃崇仁強調,中芯遭制裁將導致客戶找尋第二供應商,加上市場需求增長超過晶圓廠擴產的速度,半導體缺貨情況就會持續,市場多元化需求該如何解決,才是重點。

#全球 #力積電 #聯電 #中芯國際 #黃崇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