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今(10日)舉辦2022年第一季度記者會。大陸國家林草局濕地司司長吳志民於會上指出,大陸以全球4%的濕地,滿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對濕地生產、生活、生態和文化等多種需求,為全球濕地保護和合理利用作出了重要貢獻。目前,大陸已指定64處國際重要濕地,建立602處濕地自然保護區、1600餘處濕地公園和為數眾多的濕地保護小區,濕地保護率達52.65%。今年6月1日起,《濕地保護法》將開始施行。
吳志民說,濕地與森林、海洋並稱為地球三大生態系統,具有涵養水源、凈化水質、調節氣候、維護生物多樣性等多種生態功能,被譽為「地球之腎」「物種基因庫」。2003年,大陸國務院批准發布了《工程規劃(2002-2030》,大陸陸續實施了三個濕地保護五年期實施規劃,中央累計投入198億元人民幣,實施了4100多個工程項目,帶動地方共同開展濕地生態保護修復。
2022年2月2日是第26個世界濕地日。今年世界濕地日主題是「珍愛濕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強調濕地對人類和地球健康的重要性,鼓勵公眾採取行動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濕地。
吳志民透露,紀念第26個世界濕地日,大陸國家林草局計劃與湖南省人民政府,在長沙聯合舉辦2022年世界濕地日宣傳活動,發布《中國國際重要濕地生態狀況白皮書》、啟動《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COP14)Logo徵稿,展開COP14大會預熱宣傳等活動。
此外,經大陸國務院批准,大陸於2019年6月成功申辦《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締約方大會計劃於今年11月21—29日在湖北武漢舉辦。
去年12月24日,大陸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二次會議通過了《濕地保護法》,該法將於2022年6月1日起施行。
吳志民指出,制定《濕地保護法》是建立濕地保護修復制度的根本保障,該法明確了濕地的定義和統籌協調與分部門管理的管理體制,建立了部門間濕地保護協作和信息通報機制,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將解決困擾大陸濕地管理數十年的濕地概念和管理體制問題。
他續指,《濕地保護法》還對濕地實行總量管控制度和分級管理及名錄制度,明確了各級政府的管理事權劃分,提出了濕地利用的正面要求和負面清單,並對紅樹林濕地和泥炭沼澤濕地進行特別保護,全面禁止開採泥炭,維護濕地的重要生態功能。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